試試滾動鼠標查看
首頁
分享
分享
收藏
從我們踏入異國他鄉的第一步起,就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外國人。一個本不屬於這個國度的人,租房子,進學校,找工作,就連消費都不會和本國人相同。“外國人”這個名字,隨時提醒著我——這裡不是我的家。縱然努力了許久之後拿到了另一個國家的身份或是一紙永久居留,也永遠改變不了我的黃皮膚,黑頭髮。
九年前,大鵬第一次踏上澳洲這片土地,由一個普通的留學生,到現在有了自己辛勤經營的小店,他走過了風風雨雨。
“記得2006年北京的第一場雪,我沒有趕上,就隻身背著旅行包,提著行李箱,經過十二個小時的漫長飛行,來到了這個陌生的滿地袋鼠的國度——澳大利亞,開始了我的留學征程。”大鵬回憶道。
“剛下飛機,我覺得自己像個土包子,眼前的一切都是那麼陌生。我不知道如何租房子、不懂得如何搭公交車、甚至不知道應該去哪買菜……那時的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説不出什麼滋味。每當有飛機從頭頂飛過時,我都會有意無意地向飛機遠去的方向張望,心裏總是想:這架飛機是不是飛回中國的?我什麼時候能飛回我的祖國……
那時,大鵬的生活只有兩件事:學習和想家。白天為學習而忙碌,忙完一天的學習生活後躺著床上想爸媽想家。
“我是自費出來留學的,家裏也並不富裕。我不想用父母在中國省吃儉用的勤儉生活換取我在這兒的衣食無憂。於是,我和其他留學生一樣,在努力攻讀學位的同時,也找了一份兼職。我先後刷過盤子,送過外賣。後來終於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兼職,給一個當地孩子做漢語家教。在做家教那一年半裏,我真的會産生一種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的使命感。”大鵬説。
還清楚地記得2008年的奧運會期間,不知道有多少外國同學對我説:“你們中國人在奧運上表現得真棒!”“你們中國拿了好多金牌呀!”……那段日子實足讓我們這些在海外遊子自豪了一把。
後來,一個朋友開了一家中餐館,讓我去店裏幫忙。由於平時學習很緊張,我就辭去了家教的工作,來到中餐館幫忙。那時的我早上要上課,下了課就要趕去店裏上班,直到晚上12點才下班,風雨無阻。雖然掙錢不多,但這段經歷對我後來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那時候只要一有時間就和客人聊天練口語。他們也很願意和我聊天,因為大家對現在的中國都充滿了好奇,他們喜歡聽我講關於中國的每件事。
有了在中餐館打工的基礎,畢業後,大鵬開了一家自己的中餐店。經歷辦工作簽證、註冊公司、找店面、與房東簽約、裝修、購買廚具、餐具、打廣告……歷經重重險阻和磨難之後,小店終於開張了!不久之後,他還自學了各種中國菜的做法,如今小店生意紅火,日漸興隆。
2015年中秋節,大鵬生平第一次體驗了做月餅。十幾個中國朋友興高采烈地聚在他家裏,揉面、包餡、烘烤……雖然是第一次嘗試,但做出來的月餅像模像樣。朋友們吃的很開心。大鵬説,唯一遺憾的就是,不能跟家人分享這月餅出爐時的喜悅。也許,大鵬心中的那份惆悵也只有那些同樣漂泊異鄉的孤鳥們才能真正的理解吧。
返回
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