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滾動鼠標查看
首頁
分享
分享
收藏
2014年8月初,楊小婷的漢繡作品《少女》,被法國維諾列博物館以100萬元的價格買走收藏,在業內引起轟動。這位非遺項目“漢繡”的&&人,23歲就成為刺繡界的傳奇人物,還奇跡般復活了失傳多年的“遊針繡”。她是新時代漢繡的領軍人物,也是湖北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
漢繡是漢族傳統刺繡工藝之一,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諸家繡法之長,揉合出了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漢繡主要流行于荊州、武漢、洪湖、潛江一帶。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漢繡完好地傳承了下來。2008年,漢繡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如果不是和漢繡結緣,今天的楊小婷可能是一位鋼琴師、芭蕾舞者,亦或畫家,因為這些都是她的專長。楊小婷從小由祖母帶養,外婆和祖母平日的消遣活動主要是以刺繡為主,楊小婷平日里耳濡目染,對刺繡感到既新鮮又神奇。她的祖父母一心希望她成為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人,無奈她獨愛刺繡。
1994年,16歲的楊小婷才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作品。後來,她又到汕頭工藝美術學校開始系統研習刺繡。3年學成之後,1998年,省裏最具權威的漢繡老前輩願意收楊小婷為關門弟子,這是無數刺繡人夢寐以求的機會。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楊小婷拒絕了。
楊小婷的拒絕是有原因的,她心中一直有個結,這個結就是神秘的“遊針繡”。湖北有種針法叫“遊針繡”,如小鳥在天空飛,如魚兒在水裏遊,沒有更多的記載,也沒有作品可觀摩。漢繡中的45種針法,最古老的當屬“遊針繡”。可惜因年代久遠,“遊針繡”早已失傳。為了復活這一神奇的針法,楊小婷走遍了全國但凡有刺繡的地方,拜訪各類繡種大師討教,她學習了近百種繡法,卻沒找到“遊針繡”的方向。後來美術界一個朋友提醒了她,不妨跳出來,從色彩的角度研究針法。功夫不負有心人,楊小婷歷時六年復活失傳千年的“遊針繡 ”。
2000年,楊小婷舉辦了人生中第一個刺繡個人展,精緻的作品吸引了更多普通人的注意,一時間十分轟動。人們一方面驚嘆于她作品的精緻,一方面驚訝于作者的年輕,年僅23歲的楊小婷自此一舉成名。
“藝術是沒有國界的,更別説地界。真正的藝術家用作品説話!”楊小婷原創的漢繡作品《炫》在北京拍出60萬元的高價足以證明這一點。楊小婷認為,漢繡不要以點概面,以某一種針法來定論漢繡是非。楚文化唯美浪漫,華貴大氣,用色大膽,裝飾性強的精髓和特點是要保存的。但一味固守著祖先的遺産和遺訓裹足不前,漢繡也將走進死衚同。
這組名叫《炫》的作品由一大六小組成,楊小婷希望這幅作品在問世時能夠讓人大吃一驚。
從2002年開始,楊小婷連續多年攜帶自己的創作作品參展,分別獲得了國家級銅獎、銀獎、和最具文化創意獎等國家級獎項共十二項,省級特等,金銀獎六項,是有史以來漢繡衝擊全國獎項最多最集中的歷史時期,為漢繡的再度崛起鼓舞士氣。2006年,楊小婷又踏上了《秀繡》生涯,“非遺”首次走上T臺,她將漢繡運用到服飾上,服務於生活,美化生活,經過三年的籌備,設計繡制了八十套漢繡服裝,2009年發佈了《秀繡-楊小婷漢繡服飾藝術時裝秀》,轟動服裝界和繡界。
2012年6月6日,在湖北省首屆非遺設計比賽頒獎儀式上,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楊小婷,展示的50套《秀繡——系列漢繡服飾》,以雍容華貴的晚禮服、富麗堂皇的漢繡飾,一舉奪得特別獎。
楊小婷表示平時陪孩子時間太少,於是,她決定為女兒辦音樂會,為女兒圓夢。“她3歲學琴,後來有次看音樂會時我問她想不想到這樣的地方彈琴,她説‘想’!於是我在她7歲時選擇了‘520’這個時間,讓她圓了夢。”女兒踏上琴臺音樂廳表演舞臺前,楊小婷為女兒整理表演服。她的女兒所穿的表演服系列取名《金鳳》,由她為其愛女王黛兒鋼琴演奏生日音樂會專門設計。
2016年3月,楊小婷應五師婦聯的邀請,從武漢前往對口支援的五師雙河市獻藝、考察並創建漢繡基地。此次培訓是五師雙河市黨委,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積極探索文化援疆模式,借助刺繡文化産業援疆,促進新疆本土文化産業和經濟發展,拓寬婦女就業創業渠道,努力打造和普及“下崗專職、在崗兼職;無業就業、有業愛好;家有繡房、戶有繡娘”的刺繡模式。
楊小婷説,漢繡雖然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但由於種種原因而斷代,她希望帶領漢繡走上復興之路。漢繡是荊楚地區的本土藝術,它代表著荊楚地區的文化底蘊和城市的靈魂,值得提練、整理併發揚光大,這樣民俗文化才能發揮它珍貴的靈魂意義。
返回
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