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滾動鼠標查看
分享
阿裏地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行政區。阿裏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等山脈相聚的地方,被稱之為“萬山之祖”,同時,這裡也是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發源地,故又稱為“百川之源”。如果説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麼阿裏便是“世界屋脊的屋脊”。
阿裏境內大面積土地看似荒蕪貧瘠,而事實上確實到處“富得流油”,不僅地底下埋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産資源,而且地面的地熱能、太陽能、水能、風能等能源資源也富有得令人垂涎。
山高水遠,風雨同行;萬里路遙,不忘初心。在“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裏,天賦神奇和人間滄桑交織成一幅壯美的畫卷。黨的十八大以來,五年的砥礪奮進,更是為其在歲月長河裏增添了一抹繽紛色彩。
在普蘭眾多的雪山之中,“岡仁波齊”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名字。然而,儘管它被稱為“阿裏之巔”,事實上它並不是這裡的最高峰。岡仁波齊的海拔只有6656米,但這並不影響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在人們心中,岡仁波齊是神山:它在哪,神就在哪。與周圍的山峰迥然不同,岡仁波齊形如一枚直插雲霄的橄欖,整座雪山如同水晶砌成的一般,輝煌而且莊嚴神聖。它的主峰更是酷似金字塔,四壁非常對稱,因此又被藏民們稱為“石磨的把手”。
作為西藏最為偏遠和艱苦、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較為落後的地區之一,阿裏的脫貧攻堅工作面臨著貧困比重大、脫貧難度大、致貧因素多、脫貧成本高等諸多困難。但是,勤勞勇敢的阿裏各族幹部群眾沒有退縮,緊緊抓住改善民生、凝聚人心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向民生集中、向基層傾斜,緊緊圍繞産業發展、産業融資、邊境小康村建設三項重點工作,大力推進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19年,在國家現行標準下,實現全地區脫貧6779戶、21419人,易地扶貧搬遷2225戶、8175人,邊境小康村建設5795戶、21353人。
近年來,阿裏地區積極整合國家給予的草場、森林生態補償增量資金和民族、邊境、主體功能區轉移支付增量資金,與轉移就業緊密結合,大力推進生態扶貧工作。初步測算,全地區可提供護林員、監管員、野生動物保護員等生態崗位13599個,直接解決4551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移就業。
阿裏地區以保持環境質量良好為目標,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阿裏保持著天藍、地綠、水清。截至目前,阿裏地區7個縣獲批國家級生態功能縣,創建自治區級生態鄉1個、自治區級生態村62個,美麗阿裏更加璀璨。
文化藝術是古象雄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産生了許多以傳説形式詮釋大自然的神話。象雄文化被稱為西藏的根基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跡貫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
從生産到生活,從民俗到信仰,處處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轉山等宗教活動儀式,都源自象雄文化。今天藏族人的習俗和生活方式,有許多也是象雄時代留傳下來的,比如轉神山、拜神湖、插風馬旗、插五彩經幡、刻石頭經文、放置瑪尼堆、打卦、算命,都有本教遺俗的影子。藏文起源於象雄文,當年松讚幹布派他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創造藏文,最多只能叫象雄文字的改良。
這個看似不適宜人類居住的高寒之地卻在距今一兩萬年以前就有了人類活動。古格王朝遺址位於西距紮在高聳而蒼涼的土林環繞之中,一座殘缺的城堡遺址,標誌著一個逝去的古代王朝。在荒僻的原野上,默默地訴説著歷史,閃耀著藝術之光,給人以悲愴的美感。
返回
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