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滾動鼠標查看
分享
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位於雲南滄源的大山深處,自然景觀優美,民族風情濃郁。這座古寨山巒環抱、茅屋叢立、小徑通幽、竹樓靜聳,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攝影:邱太建
翁丁佤族原始部落就像它的名字翁丁(佤族語意雲霧繚繞的地方)一樣朦朧、美麗、神秘而令人嚮往。由於基本未開發,所以翁丁村至今仍然保留了佤族原始的民族建築風格和純樸的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攝影:邱太建
翁丁的“翁”為水,“丁”為接,翁丁意為連接之水。該地有幾條小河相互連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縣城30公里,屬動角鄉管轄範圍,共有98戶人家,400多人。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人評價翁丁寨裏寨外的一切事物都是佤族歷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館,翁丁就如同阿佤山的縮影一般,記錄著佤山的遠古和現在。整個寨子都是幹欄式的竹木房子,朝陽背山,錯落有致。圓木是支撐房子的骨架,竹板鋪地,木板圍墻,茅草蓋頂,屋檐伸出,即遮陽又擋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佤族幹欄式建築與其他民族的幹欄式建築最大的區別表現在屋頂兩側的叉叉,故佤族的幹欄式民居也叫“叉叉房”。建築以木為柱,以扎編後的竹子或木板為墻,以茅草片蓋頂,屋頂大多設有丫叉形的搏風板,用整木製作樓梯。攝影:邱太建
牛頭樁是財富的象徵,是佤族人對生存充滿信心的標誌。村寨集體宰殺的牛,無論是生産、節日食用,還是祭祀宰殺,事完後都會把牛頭挂起來。挂的牛頭越多,説明村寨、家庭越富足或古老。攝影:邱太建
翁丁佤寨依山而居,每間房與房之間相距不是很遠,為了避風防寒,屋頂總是離地面很近,遠遠望去,就像一叢一叢的蘑菇。攝影:邱太建
木鼓為佤族獨創和獨有之鼓,是最原始、奇異而神聖的鼓種。在佤寨,木鼓被封為“一寨之母”和“生命之源”。木鼓是佤族崇拜的吉祥物,信號聯絡的工具和古老的樂器。村寨的男女老少會穿戴整齊,把拴好的木鼓一路拉回寨口。攝影:邱太建
新鼓進寨後,鄰寨都會前來祝賀,敲鑼打鼓歡騰一番,村寨的男女老少會持續十來天的祭拜祝賀,載歌載舞,歡騰而熱鬧。攝影:邱太建
在沿翁丁村西行60公里處是班老鄉所在地,這裡是佤族典型北傳佛教信奉之地。班老鄉白塔旅遊景區佔地面積50畝,主塔直徑8米,高23米,小塔直徑4米,高12米。于1995年5月14日開始施工,1999年建工完成,站在白塔附近,可以欣賞秀麗的班老山水風光。攝影:邱太建
佤族服飾中最能體現和傳揚佤族生活妙韻的巧技當屬“佤錦”,佤錦就像一道道彩虹,勾勒的是佤族同胞居住的環境和生活情趣的寫照。佤錦按質地分為麻質、棉質和混質三種類型,佤錦全用腰機坐織。在內容和形式上反映著佤山的天地、山水、村寨、河流、森林、花草、雲霓等自然景觀和佤族人富有詩意的衣食住行、信仰、風俗等情景。攝影:邱太建
返回
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