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試滾動鼠標查看
分享
敦煌位於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會點。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它前有陽關,後有玉門,南枕祁連,襟帶西域,面積3.12萬平方公里,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
美麗的敦煌,是塊富饒、神奇、誘人的土地,歷經了封建社會鼎盛時期漢風唐雨的洗禮,文化燦爛,古跡遍佈,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歷史文化景觀,素有“戈壁綠洲”、“西部明珠”之稱。
出敦煌城向南,一眼就看到連綿起伏的鳴沙山,它的山體由細米粒狀黃沙積聚而成,遠遠望去似綢緞一樣柔軟,少女一樣嫻靜。鳴沙山有兩個奇特之處:人若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白天人們爬沙山留下的腳印,第二天竟會痕跡全無。
在鳴沙山群峰環繞的一塊綠色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彎月,這就是月牙泉。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風黃沙中有此一水,在滿目荒涼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馳。
歷來水火不能相容,沙漠清泉難以共存。但是月牙泉在沙山的懷抱中靜靜地躺了幾千年,雖常常受到狂風暴沙的襲擊,卻依然水聲潺潺。月牙泉邊蘆葦茂密,傍晚時分,泉水映襯著沙山、晚霞,無比壯觀。
玉門關和陽關是絲綢之路上敦煌段的軍事重地和途經驛站,通西域,連歐亞,在離開兩關以後就進入了茫茫戈壁大漠。説起玉門關 ,大家馬上會想到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這就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的那悲壯和蒼涼,讓我們不禁對千百年前的這裡,充滿遐想。
敦煌雅丹地貌屬於古羅布泊的一部分,位於新疆、甘肅交界處,距玉門關西北80余公里處。這座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佈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見的天然雕塑博物館。
初升的太陽照在雅丹地貌上,映出一片黃燦燦的顏色。在黑色的礪石沙海上,黃色的黏土層經過數十萬年的風蝕,形成各種各樣的雕像。它們有的像埃及獅身人面像,有的像仙女梳粧,有的像蒙古包,有的像臥獅,千姿百態,惟妙惟肖。
從公元4世紀開始,隨著佛教東傳與興盛,敦煌連續開窟造像,千年不斷,形成了中國佛教藝術的輝煌寶藏。
莫高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個朝代、歷經千年的洞窟492個,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題材多取自“佛經”的故事,有些也反映當時的民俗、耕織、狩獵、婚喪、節日歡樂等。這些壁畫、彩塑技藝精湛無雙,被公認為是人類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藝術的寶庫。
在敦煌,看雅丹地貌夕陽無限,飛天壁畫宏偉綺麗,沙漠奇景古樸神秘,這不是海市蜃樓,是延續千年的夢境,縈繞在鳴沙山間。
返回
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