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環球時報:現在就應構築社會健康的福利觀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8日 09: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兩會是中國民生呼聲最集中的扎堆,中國政治與民間訴求顯然在加快並軌。中國人的福利意識在覺醒,各種期待在民間快速擴散。中國人正在逐漸更換衡量福利好壞的尺子,把它從對照自己的過去,調到與發達國家的水平相比。

  提升福利的期待值可以成為社會發展的新動力,但也會帶來新的不滿和緊張。根本原因是中國並非發達國家,與歐美比本身就比錯了。此外如果放飛對福利的暢想,中國提供國民福利的實際能力大概永遠也跟不上趟。

  中國現在就要為建立社會可持續的福利理性打好基礎,切不可搞一個浪漫的、甚至理想主義的開局。希臘及歐洲多國的殷鑒就在眼前,民眾對福利的要求很容易變得不顧一切。因此建立社會健康的福利觀,與提高國家的真實福利水平幾乎同等重要。

  中國目前的稅收總額和福利體系在同步擴大,總體上是協調的。但一個不好的苗頭是,社會對福利發展的主要批評是“慢”,而對稅收增加的主要批評則是“快”。這一慢一快的兩條相反抱怨,雖然很“初級”,但多少有點像把歐洲國家帶向今天財政困局的歷史軌道。

  情況未必會發展得這樣悲觀,正像哲人所説,人不可能兩次蹚進同一條河。但今天中國互聯網上已經出現的口號,讓稍知歐洲史的人總會覺著有點耳熟。

  中國的確需要在建立全民福利網的路上走得快些,但它的大前提一定是不僅中國經濟發展快,而且是中國稅收總量增長得也快。當然中國稅收使用質量的提高可以取代部分量的增長,但這個空間肯定是有限的,不可能永遠挖掘不盡。

  令人擔心的是,中國輿論甚至壓根就沒把增加福利同稅收扯到一起。很多批評把稅收很籠統地説成“被政府花掉了”。由於政府對花錢不夠透明,也證明不了其科學性,宣揚減稅多數情況下成了在道德上正確的事。

  對於增加社會福利,輿論往往強調政府的“良心”,似乎只要政府“心中裝著人民”,建設福利體系就自然水到渠成。在中國媒體中幾乎見不到對未來福利體系和稅收之間的計算,很少有人想到,政府並不掙錢,真正建立全民福利體系的只能是全體人民,政府只是組織者。

  中國的財政狀況至今是世界大國中最好的,但中國要警惕,千萬不可學歐美國家,為福利積累起驚人的入不敷出。這是歐美國家人人自私導致的寅吃卯糧,如果十幾億中國人變得像歐美人一樣“貪婪”,我們就將是一顆超級社會原子彈。

  走實事求是的社會福利之路,大概是中國唯一選擇。中國的宏觀稅負水平在30%左右,低於發達國家40%以上的平均水平。但中國輿論已反復稱自己的國家在世界上的稅負痛苦最高,而對降低政府運行成本,輿論經常認為這是塊永遠能擠出水的海綿。這些看法中的理性含量究竟有多少,幾乎是筆糊塗賬。

  然而在社會福利上,“難得糊塗”持久不了。越早清醒,中國的改革就越主動。 ▲

熱詞:

  • 福利水平
  • 初級
  • 難得糊塗
  • 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