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熊欣:宏觀經濟“軟著陸點”在哪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5日 13: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A股市場近期走勢頗顯跌宕起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對於宏觀經濟預期的糾結。通脹高企短期內難見大幅降溫跡象的同時,經濟增速面臨房地産投資等傳統動力減弱的考驗。一言以蔽之,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的陣痛期。

  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增速的適度放緩是宏觀政策主動調控的結果,目前國內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仍然充足,經濟增速不太可能出現大幅回落,年內中國經濟不會陷入“滯脹”。

  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從長遠而言更為重要。能否達成“轉方式、調結構”的多年夙願,取決於中短期內能否成功實現“軟著陸”。那麼,可以預期的“軟著陸點”在哪?

  首先,保障房建設的持續大舉投入,將在很大程度上補位或取代商品房建設投資的下降。

  房地産市場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調控。期間,反對、阻擾調控的聲音不時響起,主要的武器是高呼“房地産調控拖累甚至拖垮宏觀經濟”。尤其是當樓市出現量跌價滯的局面,質疑之聲更盛。

  房地産調控究竟給宏觀經濟帶來多大的不確定性呢?這個問題可能很難進行量化的精確分析。否則,經濟學的風險與魅力就要同時大打折扣。儘管如此,這依然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問題。

  以往的幾次房地産調控,多被業界指為“空調”。與其中的任何一次都不同,此次調控可謂雙管齊下,對房地産市場做了一次“加減法”,亦即引入雙軌制。這樣做的結果,一是為房地産市場本身提供了保持總體平衡的可能,二是對於宏觀經濟而言提供了保持穩定的可能。

  今年1000萬套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將拉動年度投資1.3萬億元左右。假以時日,保障房建設將能與普通商品房建設分庭抗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房地産乃至固定資産投資對於宏觀經濟的拉動作用。

  事實上,這已成為很多機構的共識。大規模的保障房建設,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和股市的重大實質性利好,成為機構報告中的重要內容。

  其次,個人層面稅收的減少將極大地促進國內的消費增長,減小中國經濟的外需依賴。

  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將起徵點提高到3500元。這一調整一經公佈引起了社會高度關注,被認為是順應民意之舉。這個政策更實質性的意義在於,經過這樣的調整,個人納稅人的負擔普遍減輕,6000萬人不需要再繳納個稅。

  此外,近期引發爭議的進口奢侈品是否需要降稅,也傳遞出強烈的民間呼聲。降稅是否能把外流的奢侈品消費留在國內?奢侈品降稅是否在給富人“減負”?降稅是否等於進口奢侈品降價?這三大爭議與疑問暫且不論,奢侈品降稅的民意恰恰是居民消費意願的體現。進口奢侈品消費不值得提倡,居民的消費願望不能忽視。

  再次,在“十二五”規劃之下,新興産業對於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即“兩高一資”産業的替代將越來越明顯。其中,國家確立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備受期待,正在加速“落地”進程。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湖南、廣東、遼寧、安徽等多個地方政府出臺因地制宜的戰略性新興産業“落地”政策,有望結合各地傳統産業基礎與技術優勢,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並加速當地經濟的升級轉型。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宏觀經濟
  • 軟著陸
  • 降稅
  • 經濟增速
  • 調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