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蕭然:如何看待用工荒與就業難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1日 17: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目前出現的用工荒和就業難,或許正是東部沿海地區加快産業升級的推動力

  用工荒就像“狼來了”的預言,已經喊了多年。但今年春節過後,這只狼似乎真的來了。有媒體報道,春節剛過,東部沿海地區不少企業就不得不放下身段,由過去坐等正月十五以後上門求職的農民工,變為不惜千里迢迢跑到中西部去請工。但是即便誠意如此,不少企業忙活半天,卻仍招不到幾個工人。

  一邊是大批東部企業已經出現毋庸置疑的用工荒,一邊卻是大學畢業生仍然就業艱難。在沿海企業紛紛去西部招工的同時,大批應屆大學生、研究生也是春節一過,就揣著印製精美的個人簡歷,直奔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人才招聘會,成功如願者同樣寥寥。

  那麼,為啥就業難與用工荒會同時出現?我國目前的勞動力到底是緊張還是過剩?

  其實,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國,就業壓力還是首位的,而用工荒是結構性的,是我們産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的必然現象。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沿海地區在世界經濟大循環中,承接了從發達國家轉移過來的加工業。沿海地區迅速崛起的、需要大量廉價勞動力支撐的加工業為中西部富餘勞動力找到了就業市場,從而導致億萬農民工涌向東部。億萬農民工在為東部地區的崛起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為自己找到了土地以外的飯碗。

  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和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沿海地區不可能再靠低端的加工業保持競爭力。因此新一輪被冠之以“騰籠換鳥”的産業結構調整,在東部沿海地區或主動或被動地拉開序幕。加工業這只騰出去的“舊鳥”不少飛向了中西部。比如大名鼎鼎的富士康公司的北上和西進,就是新一輪産業轉移的一個縮影。

  這一輪産業轉移的一大結果就是,過去不得不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到東部打工的農民工們,如今在省內甚至在自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就業。正像一些地方打出的“打工不用去遠方,省內就業建家鄉”的口號,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可以不必捨近求遠,拋家舍口地到人生地不熟的東部打工了。於是,東部沿海地區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出現招工難就在所難免。

  對於東部沿海地區加工類企業,用工荒還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沒有顯現出來的危機可能遠比用工問題大。因此如果只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僅僅靠提高工資待遇、靠善待農民工等來解決招工難問題,雖然可以短期內見成效,但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道理很簡單,這些企業如果想招到人,就要拿出比內地企業更好的薪酬待遇。而一旦作為靠低用工成本支撐的低端加工業失去了勞動力低成本優勢,競爭力也就隨之下降甚至完全喪失,企業遲早會難以為繼。

  因此,從某種角度看,用工荒和就業難,最後都指向一個問題,那就是加快我國的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步伐。東部沿海企業要想保持和鞏固先發優勢,根本出路也只有靠加快産業升級,迅速從勞動力密集的加工業跨越到資金、技術、人才密集的新興産業。

  只有進入利潤空間更大的新興産業,東部沿海地區的企業才能有實力去吸引高端人才,實現“騰籠換鳥”。而每年成千上萬的應屆畢業生們,正是農民工回流之後的接續人才。這樣,用工荒和就業難兩大難題才能同時破解,從而形成真正的雙贏局面。

  所以,從促進産業結構加快調整的角度看,目前出現的用工荒和就業難,或許正是東部沿海地區加快産業升級的推動力。(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