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楊紹福:“問題産業”為何成為地方經濟支柱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5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我國承諾今年1月9日前在室內公共場所和室內工作場所實現100%禁煙。但時至今日,仍無一部國家級的無煙立法,且囿于相關部門政企不分、煙草漲稅不漲價、煙草文化難以改變等原因,履約5年內,不僅全民吸煙率沒有下降,二手煙的受害者卻在3年內增加了2億人。中國失約,已成定局。(據《京華時報》 2011年1月4日)

  如專家所説,煙草企業的阻撓是禁煙不力的主因。作為納稅大戶,作為少數幾個“專賣”産業之一,煙草行業在經濟結構中無疑具有極為“高貴”的地位。可以設想,如果煙草只是普通的民間投資産業,禁煙必定不難。一道禁令,稍嚴格點,就能産生打擊作用。

  問題在於,打擊過後呢?一旦煙草真的受到打擊,調控者自身利益是不是也會受到影響?結果不言而喻,因為在不少城市,煙草都是支柱産業,是當地企業中的重點甚至龍頭。打擊這些企業,豈不等於打自己的臉?GDP目標又如何保住?

  可見,與其説煙草企業的阻撓導致了禁煙不力,不如説煙草産業的不適當地位,導致了禁煙困局。其實,不只是煙草,看看不少地方的支柱産業,就會發現,“問題産業”成為經濟支柱的現象並不少見。

  比如汽車業、房地産業,它們都是一些地方的支柱産業。這些産業本身有問題嗎?沒有。造汽車、蓋房子,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這些産業又都是一定程度上的“問題産業”。

  比如汽車,一方面我們大力推動本國汽車産業的發展,由大變強,而另一方面,每個城市都面臨著汽車數量迅速膨脹的壓力,道路建設、停車系統等已無法匹配,北京那樣的治堵壓力很可能蔓延到其他城市。又如房地産,當它成為支柱産業後,政府利益就和房地産捆綁在一起了。《人民日報》説部分地方以高房價換GDP阻礙調控成效,這種問題顯然存在。

  就單一事件來看,控煙難、汽車堵、房産熱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綜合起來看,不難發現,“問題産業”成為經濟支柱,而且是各地一窩蜂地以此為支柱,導致了産業發展與調控者利益休戚相關,這才是調控難的根本原因。不削弱甚至斬斷這種利益關聯,調控就很難起效。

  影響社會環境或是人民健康的産業,不適合作為支柱産業,比如煙草,比如其他一些污染重的行業,只有降低其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才可能有效監控。而像汽車之類,本身沒問題,但和社會發展有一定衝突的産業,則應提倡求強不求大,做出有影響力的産品,在國際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在國內則提倡適度發展,至多成為部分城市的支柱産業,而不應成為那麼多城市的支柱産業。

  更深層的問題是:為什麼這些“問題産業”會成為經濟支柱?原因一方面在於我們的産業梯度還不夠,競爭實力還偏弱,新興産業還不成規模。我們需要整體性的産業提升,需要加大對高科技産業、創意性産業、服務性産業等的扶持力度,需要優化經濟格局和産業結構。另一方面,是一窩蜂跟進的思路,到處都以煙草、汽車等為經濟支柱,多而不強,結果必然導致産業問題化。(楊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