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1月14日—16日,習近平主席赴土耳其安塔利亞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這是中國國家領導人第十次出席這個“全球經濟治理的首要平臺”。此後,中國將正式接棒,全力籌備明年秋季在中國杭州舉行的G20峰會。那麼,國家領導人參加G20峰會的意義是什麼?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治理中的位置如何?人民論壇網就此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義桅教授,為您獨家解析。
中國為何參加G20峰會?
“多邊搭臺,雙邊唱戲”是通行的做法。多邊也是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的重要載體和渠道,有利於增加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的國際話語權。G20就是一種相對固定的、達成共識的制度性的重要安排。
中國在G20峰會中處於什麼位置?
G20峰會是金融危機以後,大國經濟協調的重要平臺,包含了三種力量。一是七國集團,老牌的工業化國家;二是金磚國家,機制在深化的基礎上有所升級;三是既不在七國集團,也不在金磚國家的中等強國,如韓國、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亞等。基本上可以分為這三大類。中國在這三類裏都具有話語權,本身是金磚成員國,而且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可以和七國集團對話。其他中等強國則希望可以被吸納到金磚國家。這是中國在外交上的多重身份和資源。
參加G20峰會有何意義?
首先,參加G20峰會,有助於提升中國制度性的國家話語權,增加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影響力。包括人民幣納入SDR籃子,中國的重要倡議如“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借助G20會議進一步推行。
其次, G20是世界新秩序的雛形,從原來西方大國主導的G7,到後來有了金磚國家,G20的機制形成永久性的治理平臺。
最後,希望此次G20峰會舉辦成功,對世界經濟進行協調,並推出相關方案,這將有助於中國明年舉辦G20峰會。同時,中國加強投資,“一帶一路”等重要倡議將增強世界經濟的信心,希望中國繼續發揮世界經濟引領者的角色,帶領世界經濟走向相對穩定的增長。
中國真的能夠引領世界經濟嗎?
在金融危機以後,中國對於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一直在30%左右,最高的時候達到50%,世界經濟的增長一半都是中國貢獻的,去年最低27.8%,比排名第二的美國16.8%高出10多個百分點。
目前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總是在縱向地自我比較和反思,沒有橫向地來看世界對於中國的期待。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投資大國,拉動世界經濟增長。以前是投資過熱,拉動國內經濟增長,現在有意識地把國內投資引到國外,這是自主性調結構的需要,提升質量。也利於國際經濟增長。
中國對於世界經濟的增長,從量上看還是超過以前的,只是相對於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世界上僅有兩個國家,超過10萬億美元規模級別的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是所有大的經濟體裏增長最高的,GDP相當於一年增長一個南非。中國佔世界經濟總量13%,卻貢獻了30%,可以説中國帶動了世界經濟增長的規模,中國力量推動世界經濟發展。
世界對於中國經濟,是怎樣的心態?
隨著全球化發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儘快與以前相比有所下降,但整個世界對中國的期待和熱情,沒有減少,甚至增加。現在中國“一帶一路”的倡議,被認為和他們的切身利益相關,是世界上最熱的話題。
值得警醒的是,目前國內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有些許抱怨聲,或是套用西方經濟的模型來質疑中國經濟的發展,還也利益集團的各種各樣的説法。要正確客觀地看待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在理論上走出來,並通過實踐更新認識。
(人民論壇記者常妍 採訪整理)
知識鏈結:
制度性話語權:首次出現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全會提出,將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産品供給,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王義桅教授認為,G20峰會之外,中國倡導的在APEC範圍內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也是體現國家制度性的安排。在全球性的新一輪規則貿易和全球談判中,增強中國的聲音,增強發展中國家的聲音,影響中國制度性的走向。
SDR: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于1969年創造了SDR。
SDR(Special Drawing Right),即特別提款權,是IMF成員國對可自由使用貨幣配額的潛在債權。其實它是一種補充性的國際儲備資産,是IMF和其它一些國際組織的記賬單位,也稱為“紙黃金”。
自SDR創立以來,IMF已對其成員國進行了4次SDR分配,累計創造了2040億SDR,相當於2815億美元。
納入SDR有多重要?
如果被IMF納入SDR籃子貨幣,意味著人民幣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貨幣,名正言順地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80多個成員國的官方使用貨幣。也將標誌著 IMF首次將一個新興經濟體貨幣作為儲備貨幣,大大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貨幣舞臺的地位,新興市場獲得更大的話語權,象徵性意義巨大。
(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