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2016年3月22日
-
央視網2016年3月18日
-
央視網2016年3月15日
-
央視網2016年3月14日
-
央視網2016年3月11日
截止到21日傍晚,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大體出齊。由於三季度GDP同比增幅放緩至7.3%,不及二季度之7.5%,以及今年前三個季度GDP同比增幅只有7.4%,未達到人們期待的亦是所謂年初政府工作報告鎖定的7.5%,導致網路上擔憂中國經濟未來運行走勢的聲音再度響起,其中有些聲音聽來還比較刺耳,不作紮實分析厘定,無疑會無端放大壓根就不存在的所謂“中國經濟不行了”的虛妄之音。
首先,説年初政府工作報告鎖定增幅7.5%純屬誤讀。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全年增幅是“7.5%左右”而非僵硬的7.5%。在全國“兩會”團組討論會上,我至今記得李總理對“7.5%左右”作過如下解釋:若經濟運行增幅低於或逼近7%,因為有可能影響到就業,我們將適當減緩經濟結構調整力度,若經濟運行增幅高於或逼近8%,我們則將進一步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這段話的意思抑或説對今年宏觀經濟運行調控的操作理路,在中央政府層面既十分清晰,更充滿了自信和底氣。
其次,眾網友務必淡定地看到,去年中國經濟總量的大數已破56萬億元,且不説今年前三個季度7.4%的增幅完全在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框定的“7.5%左右”之內,只説中國經濟之巨大統計體量(真實體量至少比統計數據還要大兩成以上----我國GDP只統計規模以上企業經營産出,工業類企業的統計口徑是年産出2000萬元以上,年産出2000萬以下佔工業企業大多數的工業産出皆未納入統計口徑,若算上這塊實打實的大蛋糕,再把從未納入統計口徑的農民建房、小商小販街頭交易、居民裝修新房、農民建造新房、街頭農貿市場交易等都算上,被主動“遺漏”的大蛋糕無疑更大更厚實),前三個季度多增0.1個或下滑0.1個百分點,當真值得人們那麼糾結和計較麼?把話兒説到這份上,坦然之答案,當已在每個網友之心裏了!
還有,客觀評價中國經濟運行現狀和未來走勢,既要看到眼前之增幅,更要學會品味甚至“欣賞”7.4%增幅背後所隱藏的經濟運行質量之可喜改觀。這一趨勢性改觀始於2012年初,改觀態勢一年勝於一年,到今年上半年,習總書記已兩次在正式場合將其概括總結為“中國經濟運行新常態”。“新常態”新在哪兒?結合前三季度數據不妨作點挂一漏萬之分析:
其一,新在7.4%的增幅是在我們多年夢寐以求卻屢屢未能達致的“有增有減”上。“有增”增的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産業、高端製造業、新興産業、計算機産業、軟體産業、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創意産業、現代服務業、電商産業,以及與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改善息息相關的高鐵、城軌、城市供水、污水治理、公共交通等民生型基礎設施的實體産出和投資增長上。前三個季度實際增幅大部分皆呈兩位數增幅,少部分增幅雖不到兩位數但依然高於宏觀經濟7.4%之增幅。“有減”減的是“三高産能”,落後産能、過剩産能等等,這“三類産能”恰恰都係國家奮力調整結構的攻堅重點。若查閱國家統計公報之細目,這“三類産能”儘管在經濟大盤中比重極大,但今年前三季度都愣是讓其負增長。這説明,前三個季度7.4%的總量增幅,是在主動“有減有增”的基礎上實現的,不但沒有任何可“難為情”的,而且應當令我們感到由衷欣慰,它分明在告訴人們,持續的、力度越來越大、操作上日益嫻熟的結構調整,已結出一串串可貴的果實,沿著這條路繼續前行,必將在未來若干年間結出更可喜、數量更多之果實。
其二,當人們習慣性地觀察一個經濟體是增長還是萎縮,全社會用電量、鐵路貨運和基礎原材料消耗是增是減,通常確比統計數據更為直觀。不過,循此得出的觀察結果如果是正確的,它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該經濟體是粗放式運行的。也即,這樣的觀察結論建立於經濟運行本身的“舊常態”。現如今,經濟運行已呈“新常態”,其最顯性的特徵是,淘汰“三高産能”帶來電耗、能耗、原材料消耗的明顯下降,拉動全球能源、鐵礦石、有色金融和大宗原材料價格跟隨下降(譬如鐵礦石價格半年下跌近三成),使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總成本大幅下降,物價管控難度相應減小,大夥説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我的觀點是,這叫天佑中國經濟也!
其三,調整一國經濟結構尤其是淘汰“三高産能”、落後産能和過剩産能,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不能少,尤其是人和最為關鍵,能起到事半功倍之調整高效。何為人和?緊扣結構調整之語境和背景,它就是就業是增還是減?就業減説明該淘汰和該限制的産業調整出了成效,就業增説明國家大力發展的“新字號”産業在紮實發展。如此“有減有增”之後,今年我國前三季度實際新增就業人數已比全年新增就業總目標多出70萬人。這是多麼彌足珍貴的就業增長啊!它足以不容辯駁地證明兩條:第一,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進展是客觀可觸摸的,亦是超過各方預期的;第二,中央和地方政府調整結構的操作思路和操作方法是大體符合實際的,習總書記所概括的“新常態”是客觀真實的。
遵循客觀存在,我們還可以梳理出其四、其五乃至其N來,限于篇幅就此打住。綜上所及,今年四季度包括明年上半年,隨著一系列靶標清晰、目標明確、投向精準、定點發力、重點扶持、有保有壓、有扶有抑之系列調整政策、舉措之更深入貫徹實施,中國經濟繼續在“7.5%左右”的增幅基礎上“提質增效”,難道不比單純計較“七”後面的小數點波動更有價值麼?國內輿論淡定一點吧,至少從當下看,對中國經濟未來走勢之預估,IMF、世界銀行、聯合國工經組織的看法比某些國內學者和網民要更客觀、更務實、更看好!
央視網2016年3月22日
央視網2016年3月18日
央視網2016年3月15日
央視網2016年3月14日
央視網2016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