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韓曉波:重陽節的重量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3日 08: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明天便是農曆九月初九,是中華傳統文化當中又一個重要節日——重陽節。菊花、老酒、登高、茱萸,乃至“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不朽詩句,都已成為重陽節的主要文化符號。同時,這一天也是國家法定的老年人的節日。近些天,各家媒體頻繁出現有關老年生活、養老問題以及其他相關社會問題的報道,十分引人矚目。

  其中最讓人感到震撼的,莫過於發生在桂林的文輝四兄弟尋找老母親的故事。患有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的老母親周月英,本來是被兒子們接到桂林來享清福的,不幸走失。兄弟們立即全城遍貼尋人啟事,發動了二十幾名鄉親協助尋找,還有“尋母車”奔走在桂林的大街小巷,尤其此事經過央視《新聞聯播》的強化報道,更成為一股正能量,注入了廣大為人子女者的內心。

  但世間不僅有正能量,也有很多讓人心中充滿酸澀的事情。近日央視進行了一系列街頭隨機採訪,對象都是老人,著重調查他們的子女是否能陪伴他們的問題。有一對老夫妻,都已年過90,互相攙扶著上街買菜,老太太耳背,記者要大聲喊才能勉強聽到,老爺子則只會招手,他們的子女不知在忙些什麼。更有一對老姐弟,姐姐80歲,有三個孩子,還都是女兒,卻只能讓71歲的弟弟接來照顧,老人家直言“不想活著了,不怕死”,讓人倍感心酸。對於這些子女而言,他們最應該知道的一句老話應該是“子欲孝而親不在”,等到你明白過來孝順的意義時,父母已經不給你這樣的機會了,那將是你自己終生的遺憾,是無法彌補的心靈缺損。

  周立波有個觀點,有點道理。他認為,孝順孝順,孝容易些,順就難得多了。子女們沒事多給父母打幾個電話,按時按點寄錢,這就是孝了,但要順,也就是順著父母的意願去做每件事,豈是容易的事?有時真是由不得他自己。現代社會,子女們,特別是兒子們,肩上的擔子非常之重,有時不是自己的生存壓力,而是整個公司幾十號、幾百號人的生存壓力,致使他無法做到“順”,該怎麼辦?

  這就提出了一個有關未來老年社會的新命題——老年人之間的相互扶持,也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儘管這不能完全代替子女的孝順,也不應成為子女推脫責任的理由,但它確確實實是存在著的,而且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可以預期的是,在未來的老齡化社會中,依照親戚關係、同學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等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的老年人會越來越多。如果條件好,他們還可能合資買下或租下一幢別墅,共同雇用一些專業的服務人員,再加上相互照應,亦能成為一種不壞的養老方式。楊振寧在前兩年接受記者採訪時就曾表示過:如果沒有遇到翁帆,他會在美國的那種“大學教授喪偶村”找一個志趣相近的寡婦,共度余生。在美國,特別是大學集中的地方,幾乎都有這樣的“大學教授喪偶村”,這就是典型的依照同事關係、志趣關係等建立起來的互助形式,有一定的啟發性。

  老齡社會的來臨,從某種意義上説,並不是一件壞事。它的本質,主要是人們的平均預期壽命大大延長,另外,就是人們為了追求生活質量而自覺降低人口出生率的行為所致。當年馬約翰教授為清華學子提出的口號“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成為現實。基於如此之多的原因,重陽節,這個老年人的節日,在將來肯定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會成為一個越來越有分量的節日。(韓曉波)

熱詞:

  • 重陽節
  • 翁帆
  • 子女
  • 老年癡呆
  • 新聞聯播
  • 孝順
  • 老年人
  • 喪偶
  • 同事關係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