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評論員:每個人都應該堅守文明底線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8日 09: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湊足一撮人就走”的“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引起社會的廣泛熱議。現實生活中,隨意橫穿馬路、踐踏草坪、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亂扔垃圾等等司空見慣,許多人一邊痛恨這些陋習,一邊在自覺不自覺中“隨大流”,成為陋習群體中的一分子。泱泱中華,禮儀之邦,緣何如此?

       中國有13億多人口,受制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教育水平的差異,人口素質也參差不齊。這是具體國情。但在“中國式陋習”的“表演者”中,並非都是受教育水平低者,也有相當一部分是所謂精英人群。至於“丟人丟到國外”的那些中國遊客,更是屬於日常評價體系中的佼佼者。有人為國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辯解,認為是通行區域規劃不科學、綠燈時間過短、人車關係處理失衡等現實問題導致。確實有這些方面的原因,但些許的客觀因素不是形成陋習現象的主要原因。究其本質,仍然在於法不責眾、個人利益至上等社會心理。

       國人陋習的存在,不是今時今日之事,過去我們也經常對國人陋習痛斥,也搞過不少運動式治理來改變國人陋習。比如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後,全國各地都曾掀起過向陋習開戰的活動,不能説這些沒有用,但是,在各個公共場合,陋習的展現仍然絡繹不絕,甚至於還發生了地鐵上老少毆打的新聞。這説明,公共道德的建設是長久之事,對國人陋習的戰鬥,遠未結束。

       文明是一個國家的精神底色。雖然國人的陋習最近引起了廣泛關注,但另一方面,也無需妄自菲薄,國人雖有陋習,卻並非所有國人皆有陋習。有報章稱,不少國人到了海外,立馬遵循當地規矩,有紅燈絕不過馬路,也不隨地吐痰,還有的國人在海外倒真的是格外注意自身形象,展現出了富有禮儀、大氣、大度等良好的形象。不能因為國人中有人有陋習,便隨意貼標簽,把所有中國人都看成陋習的潛在“表演者”。這對那些一直堅守文明底線的國人來説,不公平。

       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為文明的典範,成為高道德標準的模範,但至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堅守文明底線。這個文明底線不要求你去見義勇為,不要求你非得付出什麼代價,但至少是不隨地吐痰,遵循交通規則,孝順父母,講究禮貌等。那些高標準的道德説教,那些對個人道德的吹毛求疵固然看起來大義凜然,卻未必産生什麼實效,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為什麼要求別人去做到呢?然而,至少有一些文明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這就是文明的底線倫理。搞清楚什麼是文明的底線,遠比搞清楚什麼是文明的高地更為重要。

       文明底線需要教化,有教無類。對於官員來説,對其道德水準的要求必然也必須更高,如果一個官員因為胡亂闖紅燈、隨地吐痰而被曝光懲罰的話,其教化意義將勝過千萬篇道德講義。而當每一個公務人員都能夠堅守文明底線,都能夠對前來辦事的百姓“不擺臭臉”的話,都能夠不私相授受而為群眾辦事的話,這個國家的文明就能夠為之一變、為之一亮。

       文明,需要底線。與其搞一場批判運動,不如讓全社會凝聚文明的底線共識。

熱詞:

  • 中國式過馬路
  • 公共場所
  • 區域經濟
  • 陋習
  • New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