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枚綠色中國“芯” 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央視網評論員劉雅虹

  16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近年來我國種業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表示,目前我國在水稻、小麥、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用種上已經全部實現了自主選育,玉米自主品種的面積佔比也由85%恢復增長到90%以上,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在蔬菜生産上,自主選育品種的市場份額達到87%以上。我國種業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問題和種業發展工作,多次作出強調和部署。從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時期糧食安全戰略,到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從2018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發展現代農作物、畜禽、水産、林木種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高標準建設國家南繁育種基地”,到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促進農林牧漁業和種業創新發展”,從“引進洋種子”到“本土種強勢崛起”……一系列頂層設計和落實規劃印證了這枚綠色中國“芯”的戰略意義,小小的種子事關13億多張嘴的吃飯問題,事關糧食安全的偉大事業。

  “好兒要好娘,好種多打糧”,“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早在2013年中央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就高屋建瓴地指出了種業的戰略地位。一個月以前,習近平視察海南期間,不顧舟車勞頓,親赴南繁育種基地調研,他強調:“十幾億人口要吃飯,這是我國最大的國情。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産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種業的發展快速推進,為夯實國家糧食安全的根基做出了重要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種業人才和成果權益改革、國家南繁基地建設、良種攻關、數字種業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我國種業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種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企業競爭力顯著提高,種業發展環境顯著改善,同時,在制度保障層面,我國已經建立起以《種子法》為核心、《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等為補充的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深化體制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強化政策扶持加注國家力量,健全法治保障創造良好環境,多管齊下的舉措吹響了民族種業振興的號角。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種業是農業的“芯片”,種業安全有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根基”才能穩固。只有大力振興民族種業,才能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才能確保“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才能築牢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石。(央視網評論員 劉雅虹)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