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兩會·改革新征程】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讓美好生活“成色”更足

特約專家王磊

1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共同富裕高度重視,對脫貧攻堅工作十分牽掛。

  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5日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誌性的指標是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在3月8日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下團組”的講話中多次強調,要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時值改革開放40週年、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各項戰略部署的開局之年,這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

  首先,唯有鄉村振興,才能落實“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實現改革開放初期確定的共同富裕目標和“先富共富”推進路徑。“一個都不能少”,是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的,是推進精準脫貧、實現共同富裕的奮鬥目標和衡量標準。2014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就強調,“讓廣大農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一戶都不能落”。“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於自身國情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有效探索,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但是也要看到,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鄉村仍很突出,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依然存在,唯有通過紮實推進脫貧攻堅,才能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7日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共産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麼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這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就是要為人民謀幸福,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其次,唯有鄉村振興,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2017年11月,習近平主席出席於越南峴港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並在主旨演講中強調:“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3億多中國人,一個都不能少!”話音甫落,便引發會場聽眾雷鳴般的掌聲。這是我國對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更是對實現黨和國家發展規劃和戰略部署的高度自信。當前,距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兩年多時間,而我國現存的貧困人口大多處於偏遠地區和較為落後的農村地區,沒有這些人口的脫貧,就難以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的,“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黨和國家先後制定了一系列規劃,做出了週密部署。2018年2月公佈的中央一號文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講意義、定思路、定任務、定政策、提要求,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全面部署;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再次提出了具有很強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指導方向,即從五個方面著手,推動鄉村産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和鄉村組織振興,綜合施策,統籌謀劃。

  聚焦廣大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就一定能實現鄉村的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作者王磊係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