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網聚·大家談】文化自信讓春節“年味”更濃

特約評論員胡輝

  2018年2月8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北方人的小年夜,長沙客運段動車一隊值乘的G505次,列車長李欣悅為旅客書寫五種不同字體的“福”字,祝福旅客們五福臨門,新年吉祥!車班乘務組還送上美味的餃子給乘車的孩子們,讓小朋友和家長們在高鐵列車上也能感受到春節濃濃的溫馨氛圍。

  春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是中華民族認同的標誌和連接民族情感的紐帶。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春節文化是復興和弘揚中華文明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手寫春聯、手寫“福”字常出現在返鄉的旅途中。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載滿乘客也載滿祝福,既溫暖了旅客回家的路,也帶來了一路歡暢,一路喜氣,將春節的喜悅灑滿行程。

  春節貼“福”、貼春聯,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青銅器銘文上,就已有不同結構的“福”字。隨著古籀、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字體的出現,書法越來越多,“福”字也越來越藝術化,越來越體現書法的精妙。而手寫春聯,從選內容、裁紙、摺紙到揮毫、晾幹、張貼,每個環節都有講究,大紅紙上飄出的濃濃墨香,構思巧妙、對仗工整的對聯,更彰顯中華詩詞文化的魅力,令人讀來回味無窮。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們的精神家園。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各級政府和社會組織要積極支持和鼓勵民間以多種方式營造節日氣氛,讓人們在休閒娛樂中感受文化韻味。如,相關單位組織書法家寫春聯、送春聯,開展手寫春聯比賽活動等,今年的CCTV網絡春晚人工智慧機械臂現場用毛筆字寫春聯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完美融合,讓中國年更有文化品位和藝術韻味,讓新春也更有了別樣的“年味”。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傳統文化在春節“亮”起來,曬出的也是滿滿的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在保持自身藝術特色的基礎上,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大力開展全民參與性強的民俗活動,既可讓中華文化呈現新時代的魅力和風采,也能創造出被大眾更普遍認可的新年俗。

  “年味”,不僅是物質的豐盛,更應該是文化的豐盛。蘊含中華傳統文化的春節更有餘味,充滿文化自信的中國年也更有新時代風采。傳統文化流淌在新年,讓華夏兒女感受家鄉的熱情呼喚,感受文化自信的強大力量,也更能感受偉大新時代的滿滿幸福。(特約評論員 胡輝)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