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焦慮而忽視健康,是對“北京中年”好意的歪曲

特約評論員李勤余

  最近,一篇題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在網絡上熱傳,引發眾多網友的關注和共鳴。作者記錄了其岳父從偶遇流感,到最終病逝,短短29天的生命歷程。儘管文章整體的基調是克制而冷靜的,但作者一家在對抗病魔時的無奈、個體在命運面前的無力,仍能讓所有讀者感同身受。

  部分讀者的不安完全可以理解。作者家境殷實,有房、有車,擁有親戚朋友的支持和幫助。儘管如此,費盡心思、拼盡全力的一家仍然未能挽回岳父的生命。很快,有文章指出,即使通過水晶球般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讀出了自己的未來,我們還是想不出什麼辦法來改變或改善這樣的未來。言下之意,個體的力量在社會與醫療體系前是微不足道的。作者的努力都成徒勞,更何況經濟實力與人脈資源皆不如他的蕓蕓大眾?

  然而,與其杞人憂天,我們更應關注到的是文中嶽父得病以及治療無效的原因。“流感也會這麼嚴重?”恐怕是縈繞在不少讀者心頭的疑問。岳父脫去衣物吹風的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其得病的重要原因。在身體不適後,岳父對病況掉以輕心、毫不重視,又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上述細節,都是這篇熱文給所有讀者留下的寶貴經驗和教訓。

  為作者岳父感到惋惜之餘,公眾需要做的不是盲目焦慮,而是補上公共健康知識的短板。勤洗手、勤漱口、勤換衣,養成這些良好的衛生習慣比討論風險概率這一虛無縹緲的話題更有實際意義。事實上,流感引發的死亡事件雖不普遍,但也不罕見。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曾造成5000萬人死亡。2009年新型H1N1流感在我國多省市大面積暴發,造成多人死亡,而全球死亡人數更是超過18000人。平心而論,生老病死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即使是作者這樣的經濟條件、社會資源,又如何能對抗人世的無常?因此,關心身邊親人朋友的健康狀況,相互提醒相關科學知識,才是讀完熱文後的當務之急。

  另外,作者事無巨細地描寫了岳父的治療過程,還為所有讀者精心製作了相關目錄,指出某些具體問題應該如何應對,顯示出他的一片暖心。作者客觀、詳實地記錄一切,未必帶有明確的目的性。但在這篇文章傳播的過程中,其初衷卻走了樣。不少網友在朋友圈轉發之時,不忘附加感想,哀嘆個人生活的脆弱,甚至批評醫療制度的不足,顯然有添油加醋、火上澆油之嫌。如今,社交媒體的傳播力之強、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但是,作為一名普通網友,也應養成明辨是非、不隨波逐流的基本素質。如此,在各類碎片化信息洶湧而來的當下,才不至於暈頭轉向、人云亦云。由於“流感中年”是一篇公號文章,其中諸多情節難以查證,因此,作者的經歷只具有參考意義。在閱讀熱文時也要保持一份冷靜,這是互聯網時代向所有人提出的新要求。

  當然,該文中的一些關鍵情節也值得注意。比如,感冒致死的岳父所感染的“未知病毒”究竟是什麼,它會不會有傳染的潛在風險,頗為令人擔心。不過,要解答這些問題,應由疾控部門等權威人士作科學、理性的解釋,不能任由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網友胡亂猜測。説到底,相信科學、相信醫生,才能為我們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該文作者的表達能力強,又擁有較為通暢的傳播渠道,因此在網絡上獲得了話語權。但是,話語不能代替現實,更不能超出現實。補上公共衛生意識的短板,不輕視、不忽視流感,才是所有人的現實問題。有關部門也不必因為一篇刷屏熱文而産生杯弓蛇影的心理,更應抓住機會,普及相關知識,夯實健康衛生工作。唯有如此,作者寫下長文的一片苦心才不會被辜負。(特約評論員 李勤余)

網友立場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