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編者按:自“銘記黨員身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圖文有獎徵集”活動開展以來,眾多網友踴躍投稿,以文字、圖片為載體,闡述自己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感悟。評審專家根據投稿作品質量,參考網友點讚數量,從中評出二十篇優秀圖文稿件進入7月榜單。其中,入榜文字作品內容豐富,觀點深刻,摒棄傳統切入點,以全新的角度深入分析如何將“兩學一做”落到實處,提出合格黨員不僅要遵守黨章黨規,還要用實效贏得群眾稱讚。入榜圖稿則分為照片和漫畫兩種形式,或幽默或暗喻,意境深遠,觀之而有所感,發人深省。
作者:靳仔囡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在常州府中學堂讀書時,對他的體育老師劉伯能印象頗深。他回憶到:劉伯能老師在操場上呼“立正”,即曰:“須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後,亦巋然不動,始得為立正。”遇烈日強風或陣雨時,即曰:“汝輩非糖人,何怕日;非紙人,何怕風;非泥人,何怕雨。怕這怕那,何時能立?”
世人皆知,糖人怕日照,日照即化;紙人怕風吹,風吹即散;泥人怕雨打,雨打則融。倘若做人做事形如糖人、紙人和泥人,望日尋涼,見風躲風,遇雨避雨,恐難“立”於世也,為官者如此,每一名共産黨員亦如此。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在全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基層黨組織是治黨“全面從嚴”向下紮根的末梢兒。末梢位置學得怎樣,做得如何,要看基層黨組織每名黨員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立”得如何。是“立”得“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後”仍“巋然不動”,還是“怕日如糖人,怕風如紙人,怕雨如泥人”,可謂如鬱達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中所雲:“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莫做“兩學一做”中黨員意識薄弱的“糖人”。黨員意識是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從屬感和責任感,是黨員對黨的思想觀念、工作觀念、組織觀念、紀律觀念的綜合反映。黨員意識是每名黨員的必備素質。在基層黨組織的“毛細血管”中,黨員意識強,血管中血液量才充足,我們的精神支柱才不易被動搖,在噱頭變化多樣的虛無主義思潮旋渦中,才能“立正得巋然不動”;黨員意識薄弱,血管中的血液就會匱乏,黨的肌體就會時有“無力感”。身在基層的黨員,莫不可做黨員意識薄弱的“糖人”,遇烈日即化為無形之糖水一洼。要持之以恒地抓緊理論學習,堅定共産黨人信念,把學習當做吃飯一樣,認認真真地學習好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參加“三會一課”組織生活,自覺錘煉修養,不忘黨員義務,增強黨員意識。
莫做“兩學一做”中規矩意識不強的“紙人”。人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不做怕風吹的“紙人”,並非意味著黨員什麼都要敢做,什麼話都要敢出口,反而是要黨員加強自我約束意識。以身作則地守住規矩,用黨章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管住小節小事,抵禦住形形色色的誘惑,乾乾淨淨地幹事;堅決不做臺上台下、人前人後的官場“兩面人”;牢記基層黨員的細微言行舉止直接關係黨員隊伍的整體形象。回顧歷史,1947年毛澤東起草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關於重新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使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成為全軍的統一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借東西要還……不損壞莊稼……”《明史·雜俎》中記載,一日,明太祖朱元璋早朝時問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樂?”大臣萬鋼回答説:“臣以為,畏法度者最快樂。”基層黨員就要做“畏法度者快樂”的規矩意識強的“鐵人”而非風吹即散的“紙人”。
莫做“兩學一做”中先鋒意識弱化的“泥人”。《黨章》規定:“中國共産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基層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得如何,在關鍵的時刻最能彰顯。作為共産黨員,不能把自己混同於普通百姓。“困難的事,別人不做,我也不去做”,“遇到危險,你不往前衝,我也不向前衝”,遇到硬骨頭像避雨一樣閃開……其實,遇到困難不向前衝就是“為官不為”、不敢於擔當的體現,就是先鋒意識淡化的體現。行動至上,關鍵時刻的行動是檢驗黨員先鋒意識強否的尺子。如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于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街道社區的黨員都不盡相同。張秉貴説:“胸中有一團火,溫暖顧客的心”。基層黨員要勤於向身邊的模範人物學習,立足本職工作,培養愛國情愫,莫做先鋒意識淡化的“泥人”。
黨員要在“兩學一做”中“立正”。如何“立正”?“須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後,亦巋然不動”。而且要做個“不怕日、不怕風,亦不怕雨”的“鐵人”而非“糖人、紙人和泥人”。
專家點評:身為黨員不僅要有黨的意識,還要以身作則,自我約束。文章以“糖人、紙人、泥人”代指黨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點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點是要黨員做一個“鐵人”。
>>>點擊進入專題頁面 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