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起來的治沙人——全國治沙英雄王有德帶領林場職工治沙致富紀實
新華網寧夏頻道6月19日電(記者孫波、羅博、劉泉龍)在中國西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白芨灘林場,有這樣一位治沙人:25年裏,他堅守發展信念,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每年以兩三萬畝的進度為沙漠披上“綠裝”——他就是被全國綠化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治沙英雄”稱號的靈武白芨灘林場場長、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王有德。
治沙人住進別墅群
白芨灘林場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建於1953年,屬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為主的公益性林場。由於觀念落後,管理粗放,到上世紀80年代,林場的林業生産已多年徘徊不前,職工1年有7個月無事可做,全年收入僅有幾百元,三分之一的職工要求調走。
1985年3月,30歲的王有德出任白芨灘林場經營副場長。當時,這個林場每年的全部收入就是財政撥款的15萬元,既要養活198名工人,又要保證生産,日子艱難,可想而知。然而,記者近日再次穿行在白芨灘林場時,眼前的景象令人難以置信。在毛烏素沙漠邊緣的荒漠地區,昔日的沙漠前沿地帶,如今變成了林場腹地,樹林中間處處是由日光溫棚、養殖園區構成的田園風景。在大泉管理站,一排排亮麗的二層別墅掩映在綠樹鮮花之中。
與記者同行的白芨灘林場辦公室副主任王秀華介紹説,這些都是林場職工的住房,電視電話、上下水管道、太陽能供熱等一應俱全。林場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職工年收入達到了10萬元。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在烈日下辛勤勞作的林場職工。正帶領幾名工友扎麥草方格的張學雲高興地説,去年算上果園以及治沙收入,年均收入在10萬元以上,除了在林區擁有一套別墅外,去年還在靈武市區購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身旁的工友們告訴記者,林場許多職工在市區買了商品房,像張學雲這樣的家庭在林場職工中收入還算是一般的。
記者了解到,在王有德的帶領下,白芨灘林場下屬的5個管理站都鋪上了柏油路,喝上了自來水,架設了輸電線路,看上了電視,裝上了電話。職工人人都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此外,林場還在城裏蓋起了退休樓,將一些長期工作在沙區的老職工搬進城裏,解決了他們就醫看病難、兒孫上學難的問題。
為何這邊風景獨好?
在靈武,一提起白芨灘林場,人們總是説:“白芨灘的今天,是王有德他們用汗水就著沙漠苦出來的!”艱辛的付出使林場經濟不斷發展,職工收入有了大幅提高。王有德制定了“以林為主,以副促林,多种經營”的工作思路,建起了柳編廠,發展了機磚廠,搞起了綠化公司。王有德憑著“全國治沙英雄”這個響噹噹的品牌,承攬了城市綠化、高速公路、鐵路、礦山等70多項綠化工程,僅去年一年白芨灘林場的收入就超過千萬元。
由於自身有了“造血”功能,林場又開始建高標準溫棚承包給職工,培育期只象徵性收一點費用。職工承包的果園、飼養的奶牛賺不到錢,林場給予補貼,直到市場形勢好轉,這樣職工可從林副産品中獲得豐利。正是由於經營得當,去年白芨灘林場水果産量創歷史新高,實現收入291萬元,養殖業實現收入72萬餘元,綠化工程完成經營收入上千萬元……
把希望投向荒漠
王有德説:“發展要講究可持續性,如果只盯著眼前收穫,沙漠遲早會捲土重來,新造的良田可能保不了幾年。治理沙漠,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的不懈努力。”
為了讓職工治沙無悔,王有德規定每個職工每人每年必須承包100畝治沙任務,如果保質、保量完成,僅此一項當年就能收入1萬元。在這一政策的激勵下,2008年林場全體幹部職工共治沙造林2萬多畝,栽植各類苗木近300萬株。今年,白芨灘人植綠的勁頭更足了,僅僅5個月,就已高質量完成治沙造林1.69萬畝,栽植各類苗木281.8萬株,成活率達到90%以上。
25年來,王有德帶領林場幹部職工營造防風固沙林40多萬畝,在毛烏素沙漠西南端築起了一道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10公里的綠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烏素沙漠的南侵。昔日黃沙滿天、生態條件極其惡劣、生活工作條件極為艱苦的沙地貧困林場,如今已是物種豐富、生態優良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責編:韓淩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