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寧夏輝煌50年】“綠進黃退”沙裏淘金

 

CCTV.com  2008年09月21日 10:2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9月20日播出):騰格裏沙漠東南角的這片楊樹林有50多萬畝,侯兵負責管護其中的800畝。同樣是放羊,以前侯兵靠放羊謀生,現在放羊是他的副業,而羊也成了他管樹的幫手。

  寧夏中衛市迎水鎮碼頭村侯兵:在林子裏放羊,就不用人工來除草了,省一筆費用。

  十年前,侯兵在這一帶放羊時,這裡沒有樹,只有稀疏的蒿草,羊兒們滿山遍野地跑一天也吃不飽肚子,侯兵還要不時擔心它們被風沙埋沒。

  寧夏中衛市迎水鎮碼頭村侯兵:這個地方就是著名的西風口,過去老人們説的話就是“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一起風,滿天遍地都是黃沙,就是對面來個人都看不清楚。

  西風口正是寧夏沙患的縮影。三面環沙的寧夏,每年水分蒸發量是降雨量的10倍多,“沙進人退”是當時的真實寫照。為了遏止沙漠前進的步伐,各級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財力,光扎一畝麥草方格就要花500多元,但由於後續無人管護,加上亂墾濫牧,使這些草格子和裏面的樹苗沒幾年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為打破這種邊治理邊破壞的惡性循環,寧夏轉變思路,把原來由林業部門承擔的單一治沙上升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全民行動。

  寧夏林業局局長 王德林:要想把這個治沙成果鞏固住,必須要(把治沙)和老百姓的脫貧致富,和老百姓的切實生活結合起來。

 

  從2003年開始,寧夏在全國第一個實行全省區範圍禁牧,並鼓勵各類資本在沙漠種植經濟作物,中衛西風口這片投資6億多元的速生楊樹林應運而生,現在不僅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造紙原料,還每年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2000多萬元。護林員侯兵現在一年掙3萬多塊錢,比以前放羊多了四、五倍。

  中冶美利紙業林業公司總經理 王挺:(企業)每年在林業上的開發和管護投入就是一億多元,我們計劃每年再營造5到10萬畝速生楊,再用10年時間使速生楊面積達到130萬畝。

  如今,在政府直接補助下,農民在沙地上種草種樹、養灘雞、搭溫棚蔚然成風,紅棗、枸杞、葡萄、甘草等既耐旱又有市場需求的作物,在寧夏已經形成300萬畝的産業規模,每年為農民增加收入50億元。目前,隨著一系列節水灌溉措施的實行,這些沙地上成長起來的經濟作物,正在向沙漠腹地不斷擴展。

  [寧夏印象]

  1、如今的寧夏,林地面積近3000萬畝,林木覆蓋率為9.84%,是50年前的8倍;

  2、如今的寧夏,每年治理水土流失1000平方公里,累計減少向黃河輸入泥沙4000萬噸;

  3、如今的寧夏,退耕還林面積為1189萬畝,共有153萬農民獲得國家33億元現金補助。

  相關鏈結:

 

 

 

 

責編:薛愛民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