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王文斌:生活在北京的外地人對故鄉的真摯情感

 

CCTV.com  2008年09月09日 14:3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寧夏廣電總臺  

大型人物系列訪談節目《寄語寧夏》2008821推出——王文斌

 

 

 

2008年雙擁晚會上,一部短劇《甜水》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短劇講述的是寧夏軍區給水團為乾旱缺水的寧夏彭陽縣陡坡村打井,解決回漢群眾吃水問題的真實故事。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王文斌撰文評價這一短劇,是反映新時期軍民關係的精彩作品。解放軍為寧夏山區群眾找水打井的事跡觸動了王文斌心中久藏的家鄉情結。

 

  王文斌:我是出生在鹽池縣高沙窩鄉硝石子村,那時候住的土炕,很長的一個土炕,一家人都能睡下的長土炕,我對寧夏的感情特別深厚,每年我回鹽池都要到我們家那個老房子去轉一轉。

 

  王文斌小時候家裏很窮,到9歲時才上了小學。1978年王文兵應徵入伍,他利用業餘時間刻苦學習,專心寫作。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相聲和話劇。

 

  王文斌:獨幕話劇《雨過天晴》在全軍獲得了一等獎,也引起了轟動,覺得我是個人才,蘭州軍區專門給了個提幹指標,點名要給我提幹。

 

  1986年,王文斌調回寧夏軍區從事新聞採訪工作。期間最令他感動的就是跟隨給水團的採訪。部隊官兵找水打井的事跡成為他創作的動力和源泉。

 

  王文斌:給水團是我們全軍的一個找水的典型,當時給水團工程師叫李樹唐,為鹽湖打井,為周圍的群眾打井,甚至為戰備找水,確實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當時這個典型在報紙上發表以後,引起強烈反響。當時我們寫給水團通訊的時候也是一個整版,主要從怎樣為群眾找水,解決南部山區吃水困難的問題。老百姓説我們祖祖輩輩吃苦水,自從來了軍人,讓我們喝上了甜水,結束了我們幾百年的歷史,我對吃水問題有切膚之痛,聽了這個話,我特別感動。

 

  1993年王文斌調入《解放軍報》工作。2006年,革命老區鹽池縣舉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活動,作為特邀嘉賓,王文斌又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鹽池縣。

 

  王文斌:我有一個深切的感受,就是現在鹽池的變化巨大,植被、環保問題搞得特別好,原來沙窩被覆蓋的那塊地方,現在已經都能長出草來了,這讓我非常吃驚的一件事。 

  

  舞劇《月上賀蘭》上演後,王文斌專程趕回銀川觀看,並積極與總政歌舞團聯絡,將這部舞劇搬上了首都的舞臺。

 

  王文斌:如果故鄉是油燈,我們永遠是油燈中的那一根捻子,用自己的燃燒微薄的光,去照亮周圍的山山水水;如果故鄉是一隻船,我們就是那個縴夫,始終為你拉縴為你吆喝,這就是我們生活在北京的外地人對故鄉的情感。

 

 

責編:王彤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