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雙胞胎竟然都是異卵雙胞胎

來源: 熊貓頻道 時間:2018年11月11日 11:07 字號: A A+

        11月9日,大熊貓保護與繁育國際大會暨2018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進入會議第二日議程。以大熊貓科研與繁育相關的綜合內容、營養與行為研究、疾病防控、社區發展及就地保護與野化放歸研究為主題,各參會代表做了精彩的報告,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代表喬麥菊就《基於分子手段的大熊貓雙胞胎卵型鑒定工作》做了報告。


        報告中指出,在圈養環境中,大熊貓雙胞胎的出生比例佔總數的54%,但熊貓媽媽通常會拋棄其中一隻雙胞胎新生兒,導致長期以來新生兒死亡率高達60%。幸運的是,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大熊貓人工繁育技術得以成功應用於雙胞胎飼養,拯救了普遍被大熊貓媽媽放棄的雙胞胎幼崽,目前大熊貓雙胞胎成活率接近95%。

        截止2016年年底,圈養大熊貓總數469隻,包含103對雙胞胎,佔比44%,而在大熊貓雙胞胎中,龍鳳胎(不同性別雙胞胎)佔45%,同性別雙胞胎佔55%。

        什麼是雙胞胎卵型鑒定?即鑒定雙胞胎來源於同卵還是異卵。雙胞胎分為同卵雙胞胎(MZ)和異卵雙胞胎(DZ),同卵雙胞胎極大可能來自於單個早期胚胎的分裂,而異卵雙胞胎來自於兩次受精作用。準確的大熊貓雙胞胎卵型信息將有助於管理人員提高對雙胞胎人工育幼的管理,對它們發育的了解以及醫學生命的評估。然而,目前尚無任何關於大熊貓卵型鑒定的研究,同卵和異卵雙胞胎在大熊貓種群中的比例現象仍有待解決。


        目前最主要的卵型鑒定方法為基因型比較,在這項研究中,喬麥菊團隊旨在利用短串聯重復(STR)數據精確評估大熊貓雙胞胎的卵型,確定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同卵和異卵雙胞胎各自所佔的比例。他們希望獲得的研究成果能加深對大熊貓繁育的理解以及大熊貓雙胞胎形成機制的認識。

        據大熊貓譜係,截止2016年年底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圈養大熊貓共有45對雙胞胎(總共243隻),其中25對龍鳳胎和20對同性別雙胞胎。考慮到所有的龍鳳胎都是異卵雙胞胎,所以喬麥菊團隊選擇的樣本只採集了18對同性別雙胞胎的血液或糞便樣本(研究期間,未參加研究的2對雙胞胎咋其他動物園展示)。他們運用10個四鹼基微衛星基因位點來區分大熊貓的基因型。

        結果表明,在臥龍基地研究的18對同性別雙胞胎中,每一對的基因位點都不相同。説明18對雙胞胎均是異卵雙胞胎。加上另外25對雙胞胎為不同性別雙胞胎,我們發現在這項研究中的43對雙胞胎中沒有一對是同卵雙胞胎。

        關於這10個位點,兩個個體共享相同多位點基因型的概率是0.00037。説明10個位點足以確保我們在目標種群中準確識別個體(PIDsib<0.01)。當10個標記物全部一致時,同卵雙胞胎判斷的準確率為99.963%。

        這項研究顯示,大熊貓同卵和異卵雙胞胎的比例為0:43,而其在人類中的比例根據區域不同有所變化,日本接近1:1,印度一些地區約為1:5,中非國家為1:7。

        專家們推測,大熊貓的受精卵沒有分裂成兩個相同的胚胎的能力,或者分裂能力非常差,也有可能著床時間太短,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分列發育為MZ。這可能是由於大熊貓胚胎著床延遲導致的,胚胎在子宮中漂浮,發育停滯大約3個月,因此可能錯過了受精卵分裂和形成兩個相同胚胎的最佳時間。一旦胎兒著床于子宮壁,只需要15-20天,未發育成熟的熊貓幼崽便會出生。

        大熊貓雙胞胎卵型鑒定工作對大熊貓野外工作也有著較深的啟示。研究人員歷來擔心同卵雙胞胎可能會被錯誤地判斷為一個個體,而導致在野生大熊貓調查中低估其種群規模。基於幾乎沒有同卵雙胞胎或出現機率極低的研究結果,再加上熊貓媽媽有放棄雙胞胎一隻幼崽的傾向,由此,可以得出:同卵雙胞胎對野生大熊貓種群規模估算的準確性沒有影響。


收藏
下載客戶端

蘋果IOS

安卓

iPanda熊貓頻道官方APP

iPanda熊貓頻道微信公眾號

iPanda熊貓頻道官方微博

860010-11590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