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 >

城市交通規劃趕不上經濟變化? 有車不等於有速度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6日 11: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科技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0月18日晚,中關村東路從北向南方向完全擁堵。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新近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汽車産、銷分別達到1308萬輛和1314萬輛,預計2010年我國汽車總銷量將超過1700萬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而據另一份公開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6.5萬公里,10年間年均增速為5千公里,但人均擁有的道路面積僅12.8平方米,每年增長的道路面積幾乎都被同時增長的汽車佔有。

  “有車不等於有速度”,這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近來浮現的通病。在互聯網上,由於兩節期間北京擁堵創歷史新高,更有人戲稱首都為“首堵”。本來,中國汽車銷量超美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至少説明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上升了,然而這種幸福感與交通擁堵帶來困擾相比,卻大打折扣。

  “昨天下雨,我心情比天氣還陰沉。本來説好七點到餐廳去給丈母娘過生日,我的車昨天也不限號,結果還是在車上堵了三個多小時,老婆一晚上都不高興。”小陳跟同事抱怨。筆者查看10月18日的交通記錄,發現當晚由於降雨,儘管尾號4、9的車輛限行,最高峰時全市還是有127條路段“飄紅”,難怪小陳心情比天還陰沉了。

  什麼樣的城市交通才算進步

  香港人常説,不堵車是交通最大的人性化,而香港的交通也確實便捷高效,很多西方國家都在競相學習。那麼應該如何客觀評價一個城市的交通呢?

  “我覺得評價一個城市交通的進步,除了基礎設施外,主要是交通管理的思路和理念,人才是根本,可惜這正是我們缺的!”北京交通大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特聘教授于雷表示,清潔能源型汽車是今後發展的方向,而城市軌道交通和高速鐵路等也是公共交通完善的重點。

  資料顯示,北京的機動車80%以上集中在六環以內的城區,北京城市中心區戶均擁有小汽車的數量是巴黎同等可比地區的1.8倍,紐約同等可比地區的2.3倍。

  但是,另一組數據則顯示,汽車保有量並不與快捷劃等號。在日前舉行的上海世博會“和諧城市和宜居生活”主題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介紹,他的課題組研究中國百萬人口以上的15座主要城市時發現,這些城市的居民平均單行上班時間需要39分鐘,而歐洲百萬人口以上城市居民平均耗時僅27分鐘。也就是説,這些城市居民每天上班單行比歐洲人多消耗288億分鐘、4.8億小時。他還算了一筆經濟賬,“上海每小時創造財富2億元,據此推算,15個城市每天損失近1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