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之子周海嬰。 中新社發 李京生 攝
中新社上海4月7日電 題:上海故交追憶周海嬰:活在魯迅的光環下和情懷中
中新社記者 鄒瑞玥
4月7日淩晨,魯迅獨子周海嬰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周海嬰秉承父親的教誨“不做空頭文學家”,專攻無線電科學。他生活在父親的光環下,父親憂國憂民的人文情懷,也深深影響著他。
周海嬰出生於上海,魯迅因而給兒子起名“海嬰”,意思就是上海出生的孩子。在上海度過了短暫的童年,周海嬰便隨母親北上。
“他的行事很有魯迅先生的風格。”與周海嬰生前相熟的上海魯迅紀念館館長王錫榮向中新社記者透露,周海嬰不僅長相與父親神似,連聲音語氣都被認為酷似魯迅。
2008年,許廣平撰寫的《魯迅回憶錄》原稿在魯迅紀念館被發現。79歲高齡的周海嬰堅持自己校訂手稿。“60年代的版本有不少被要求改動的‘左’的痕跡,海嬰一字一句校對,力圖還原歷史原貌,他的執著很有魯迅的行事風格。”王錫榮説。魯迅為人真誠、率性直言、容不得“拿、騙”等行為,也深深烙印在周海嬰的性格之中。
在《我與魯迅七十年》中,周海嬰深情地寫道:“七十年來,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與我父親聯絡在一起的。”王錫榮透露,晚年的周海嬰幾乎每次回到上海,都要去故居看看。“海嬰常常向我們回憶童年生活的點滴。他風趣幽默像個孩子,有時待人接物又直率得讓人難堪,他的真實、誠懇、執著,常常讓我們想到他的父親。”王錫榮説。
周海嬰酷愛攝影,8歲就開始捧起相機,把鏡頭對準了社會底層的勞苦平民。他拍攝過大量具有歷史與人文價值的紀實攝影,包括《文學家巴金》、《胡風家屬》等文學家系列,記錄解放前上海難民生活的《難民》系列等。
在一些資深攝影人看來,周海嬰的拍攝不是居高臨下的獵奇,而是情感上的走近。他拍攝的《難民》系列,原汁原味地反映了底層人的生活狀態和生存環境,作品閃爍著人性的光輝。這些作品是“吶喊”的影像,也是影像的“吶喊”,為中國攝影史留下了燦爛的篇章。
“他承擔得起魯迅之子的頭銜。”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趙麗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籠罩于頭頂的父親的光環,不是周海嬰所能選擇;而他貼近於父親的高尚人文情懷,是他真正受人敬重的緣因。(完)
責編:張洋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