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他是一名殘疾人
經刻苦努力,他最終愛情、事業雙豐收
此時,小有成就的他,想到去幫助那些和自己一樣的群體
央視網特稿(網絡新聞聯播記者 寇德印報道)遼寧錦州有個遠近聞名的“玻璃人”,他身高不足一米,頭與胸幾乎等長,在其十五歲之前,只要咳嗽一下都會骨折。
就是這樣一位身有殘疾之人,用自己的刻苦與頑強,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他發表文章幾十萬字,而且還贏得了佳人的眷顧,事業、愛情雙豐收。
他就是譚純慧,一位身體脆弱但是內心強大的鬥士。如今,小有成就的他一心一意地做起慈善來,經他倡導,“遼西‘瓷娃娃’罕見病愛心同盟社”成立,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關注“瓷娃娃”這個群體,讓那些“瓷娃娃”們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行動不便 他在輪椅上做慈善
2012年9月23日,記者見到了譚純慧。眼前的他身高不足一米,體重才15公斤,雙腿比正常人的手腕還要纖細一圈,這一生恐怕都要依靠輪椅來行動。
但是,就是這樣的身體,譚純慧仍然堅持著做慈善,只要有需要他到場的公益事業,他一定會出席,他在用自己的精神感染著大家,激勵著大家。
“説實話,一度我以為自己身體不好,物質也不寬裕,自給自足都是勉力進行,不給別人添亂已是萬幸的了,公益事業離我真的很遠,”譚純慧説,“但是一件事情的發生,讓我感覺到公益不僅是物質的,同樣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在2010年的一天,譚純慧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打來電話的人是一位名叫齊艷會的老師,她説:“我的班級裏有兩個孩子,和您患了一樣的疾病,譚大哥,我求您,您能不能見見這兩個孩子。我不圖您別的,只求您在精神上給這兩個孩子一點激勵,讓孩子們相信,得了這種病一樣可以成才!”
齊艷會口中所説的疾病,實在是一種怪病——“先天性成骨發育不全症”。得了這種病的人,骨頭出奇的脆弱,一抬手臂、一伸胳膊,甚至睡覺時候一翻身,都會骨折。因此這種病的患者,被大家戲稱為“玻璃人”、“瓷娃娃”。
譚純慧所患的也是這種疾病,落下了終身殘疾。對於這位老師的請求,譚純慧自然義不容辭。
想見譚純慧的孩子一個名叫張宇霆,一個叫孟凡莉,兩個人都是十來歲的樣子。當時,張宇霆一見到譚純慧,拄著雙拐便擁了上去,看到這一幕,譚純慧的眼淚立刻掉了下來。自己童年的一幕一幕慢慢涌現……
1963年春,青黃不接的時候,譚純慧來到人間,但是他的降臨絲毫沒有給譚家帶來歡笑,相反,帶來的卻是無盡的淚水與憂愁。
剛剛出生的譚純慧,身體裏的骨頭好像都被剃走,周身氣囊一般,仿佛只剩一層皮肉。譚母小心翼翼地把純慧托在手上,純慧的身體便會自然地兩頭兒下垂,好似譚母手中所托舉的,根本不是一個嬰孩兒,而是一根軟綿綿的麵條兒。
開始,譚家以為純慧是缺鈣,於是用各種方法來調奶補鈣。但是幾個月下來,一點兒效果也沒有,而且情況越來越糟。此時,譚母根本無法把純慧抱起來,譚純慧的身體只要稍一承力,立刻就會骨折。實在沒有辦法了,譚母只能趴下身體,或者是兩手托著譚純慧,用這樣的姿勢才能給譚純慧喂奶。
儘管譚母加了一萬倍的小心,但是意外還是避無可避:8個月時,譚純慧全身骨折。
譚父趕緊把譚純慧送進醫院,看著譚純慧氣球一樣軟囊囊的腦袋,醫生連連搖頭。“這是一種怪病,”醫生直接告知譚父、譚母,“你們早作準備吧,孩子可能活不過三歲。”
譚母淚如泉注,她不是沒有認真考慮過醫生的建議,但她怎麼舍得?
從譚純慧出生到他一週歲,譚家都沒有為譚純慧上過戶口,因為譚家不相信這個孩子可以活下來!
譚純慧身體狀況一直不好,穿衣服、繫鞋帶也能把胳膊擰斷,最嚴重的時候,就是打噴嚏也能骨折!對於這些,譚母早已習慣,她甚至不用去醫院,自己用紅領巾和硬紙殼板就能為譚純慧接骨。
經醫生診斷,譚純慧患的就是“先天性成骨發育不全症”——當時屬於不治之症。
得知這樣一個結果,譚家一度處於崩潰狀態。特別是譚純慧的媽媽,甚至想過尋短見。
“我最知道得這種病的那種痛,也知道這種病人的心裏最需要的是什麼,”譚純慧説,“為了激勵兩位孩子,我把我的學習與成長的經歷詳細地講給了他們聽。”[詳細]
“誰説我活不下來?誰説殘疾人就不能做慈善?”譚純慧從來都不信這些歪理,平常人能做到的事,他做到了;平常人做不了的事,他也要努力去完成。
從一齣生起,譚純慧翻身會骨折、舉手會骨折,甚至打個噴嚏也會骨折。醫生為他下了死亡判決書,説這個孩子活不過三歲。可是,譚純慧活下來了,用的是他自己的樂觀與平和。面對眾多人嘲笑的時候,譚純慧總是泰然處之:“我就是這個樣子啊,有啥好悲觀的呢?他們愛笑就笑吧,我得承認我自己的身體!”
譚純慧對別人寬容,對自己的要求卻近乎嚴苛。他用捏不住筆的手來寫字,用坐不住的身軀去讀書,就這樣,他不但學會了寫字,還自學了日語,甚至都達到了可以翻譯日文資料的程度。
“我身體不好,不刻苦行嗎?人,有時候要忘記自己的局限,只有用一顆恒心去全力付出,這樣才會有收穫。”
終於,譚純慧成功了,愛情、事業雙豐收。但是他清楚,他這一步步的成長是怎樣而來。他要感恩、要回饋,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那些如他曾經一樣的、正在承受病痛的人們。
譚純慧説:“慈善不一定非得是物質的,它也可以是精神的,做慈善的人也不一定非得身體健康,殘疾人照樣可以貢獻自己的熱量!”建網站、搞義賣,譚純慧坐在輪椅上做慈善,他不覺得這有什麼特別,他只是用他一貫的方式:堅持不懈。
譚純慧的身體如同玻璃一樣脆弱不堪;但是,他的心靈就像是鑽石一樣,堅硬、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