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孩子要想接受義務教育,除了要辦齊各種手續,還要進行智商測驗,開具醫院相關證明——這是來自河南的農民工魏雙恒的8歲兒子航航在鄭州入學時遭遇的難題。在入學測試環節,老師問了航航3個問題:“5加7等於幾”、“在哪兒上的幼兒園”、“爸爸的名字叫什麼”。由於航航回答得支支吾吾,測評老師建議家長帶航航測智商,並指定到鄭大一附院或兒童醫院的專門檢測機構開證明。[詳細]
所有的學生都是要接受這種小檢測的,不是只針對農民工子女。我覺得學校這樣做無可厚非,出幾道簡單的問題測試下孩子是否智力健全,以便孩子接受更好的更合適的教育沒什麼不對。
國家嚴格規定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舉辦或變相舉辦與入學挂鉤的選拔考試或測試,顯然該地的做法于情于理都説不通。平等教育,這是每個學子的權利。學校有責任和義務平等對待每一個人!
義務教育入學要設面試嗎?回答不出就是存在智力問題?
農村孩子很多沒接受過學前教育,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也會感到緊張;智商測試應當是一件嚴謹的事,不能簡單、隨意地給出結論,讓孩子僅僅因為靦腆就被拒之門外。
部分大城市教育資源也確實有限,接納不了這麼多外來工子弟。要入學的孩子太多,學校太少了,説到底是教育資源不夠用。發展地方教育,均衡教育資源才是正道。
10多年前我也要入學面試啊,數雞鴨鵝,背唐詩,寫出爸媽自己的名字。只是這個學校的操作模式有點傷人。應該是對所有新生進行統一面試,智力有沒有問題學校自己就可以看出來了,哪需要跑醫院。
有的城市比如南京,已經出臺政策規定小學生入學嚴禁測智商。而在發達國家,智商的測定是極其嚴格的,測評人員説話的方式、速度、聲調、面部表情等都可能對被測試的孩子産生影響,而孩子當時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都直接影響到測試結果。國內少有機構和個人能達到如此過硬的指標。因此,如果孩子沒有明顯的超常、弱智或心理問題,最好不給孩子測智商。
家長的解釋很有道理,不用説孩子遇到陌生人會緊張,就是成年人到一個新地方,遇到陌生人還緊張呢。用這樣的所謂面試決定學生是否入學,不公平,很冷漠,是一種傲慢的歧視。期盼我們的教育管理者自我批評,自我反思,剷除身上的非教育品質,以一個真正教育者的形象去管理去工作,成為促進教育公平,教育陽光,教育快樂的實施者。
這不排除校方良好的出發點,可是這樣的“面試”無疑會讓本就誠惶誠恐的家長與孩子更加自卑!既使孩子順當入學,他也會感到自己的“特殊”,産生心理陰影,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與老師的良好用心出發點背道而弛。這種“面試”何不改為學生在日常上課時進行測驗,既不傷害孩子,也讓家長能夠坦然接受?
智商高意味著“好苗子”的更大可能性。通過智商測試可以了解孩子的智力情況,家長和學校便於因材施教,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詳細]
智商並不等同於能力,也不是炫耀的資本。智商測試出來的“神童”容易被躍進式培養,糟糕的結果則會挫傷孩子與家長的自信心,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