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看小悅悅的眼神,是陳賢妹看錢的眼神。
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兩歲的小悅悅一個人在家門口的巷子裏玩耍着,一輛迎面駛來的麵包車猛然加速,將悅悅撞倒卷到車底,右側車輪從悅悅胯部碾過。司機停了一下車,又加油門開走了,後輪再次從悅悅身上碾過。兩名路人先後路過均對倒地的悅悅不理睬,接着悅悅被一輛小型貨櫃車再次碾壓。之後5分鐘往來的十余個路人均見死不救,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並救起悅悅。佛山媒體稱“這18人給佛山蒙羞!”佛山市文明辦主任張紅兵表示,這18名路人的行為揭示了部分人內心對生命不夠關注,這是一種人性的悲哀。目前,小悅悅生命垂危,隨時都可能離開這個世界。
的確,這18名路人的冷漠讓人心寒,他們面對生命的態度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恐懼:如果是我被車撞到,會不會有人來救我。試想,若是第一個路人可以在第一時間加以救助,哪怕只是攔截後續車輛或者撥打120叫來救護車,小悅悅的情況可能完全不同。18冷血路人的錯讓人震驚,他們必須承受來自社會的批評。
18冷血路人對生命的漠視招來了一片罵聲,有網民説:“這是怎麼了,人性到哪去了,社會真的進步了嗎?那些熟視無睹的人,究竟在想些什麼?如果是你的孩子你還會這樣冷漠嗎?十八個路過熟視無睹中國人,你們太可恥了,你們不是人?”諸如此類的炮轟在網上比比皆是。但實際上,當關乎生命的選擇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的態度往往不如自己嘴上説的那樣高尚。在佛山當地進行的一項調查就顯示,有8成網友在面對此類事件之時會選擇“撥打110或120”,並且,仍有部分網友選擇了“視而不見”。的確,我們很享受對“冷血路人”站在道德制高點狂轟濫炸的感覺,但當我們真正面對選擇,往往會用另一種雙重標準來決定自己的行為。
有一條微博在事後被廣為轉發,內容為一名美國人對這件事的思考,他提到,在美國,周圍民眾會首先起訴孩子的父母,畢竟對自己的孩子看管不力,出事後要求路人做“聖人”,就如同“讓小學生做微積分一樣荒謬。”
事實上,我們在一邊倒地抨擊路人無情的時候也忽視了一些問題。在這件事中,兩位司機應該負全部責任,那名“美國人”認為,那兩名駕車碾壓小悅悅的司機才應該是聲討的對象,“交通肇事後逃逸,這在美國是重罪”。
事後有媒體深入到出事地採訪,了解到事發地廣佛五金城原本就是一個人情冷漠的地方,店主們打開門做生意,卻將愛心和信任關在了門內。同樣,五金城內的治安也較為混亂,小悅悅本不應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
司機的殘忍、路人的冷漠,除小悅悅自己外,她的父母才是此事最大的受害者,在那樣一個“陌生人社會”中,小悅悅父母的疏於照顧,也是悲劇發生的原因之一。
小悅悅被碾壓一事被曝光後,不光中國媒體開始紛紛譴責肇事司機和冷血路人,眾多國外媒體也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在CNN網站上,此事被作為頭條加以報道,並被冠以標題:“駭人聽聞:中國司機碾壓蹣跚學步小孩後逃竄”;在日本的一檔電視節目中,男嘉賓在看到冷血路人無視小悅悅一幕後露出了無比驚訝的神情,嘉賓們也一致認為,中國在忙着高速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應該重視道德建設。
無論是國內媒體、國外媒體或者是眾多網民,大家關注小悅悅一事的初衷正是在譴責“缺德”的司機和路人們,同時呼籲每一個人做有道德有良知的公民。
但在眾聲喧嘩中,部分網民所産生的道德優越感卻另其他人反感。面對持有不同意見或者對此事並不關注的人,他們大聲疾呼:“你這樣簡直就是冷血,和那18名路人無疑。”但這種行為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國網民業餘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藥家鑫案發後,網上殺聲四起,就連對法律問題“提倡廢死”的討論也被網民説成了“冷血無情”;在郭美美、三鹿牛奶等事件中,總有網民在充當道德衛道士的角色,當然這一角色不只限於網民,部分媒體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法國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將這種群體現象成為“烏合之眾”,他指出個人一旦融入群體,個性便會被湮沒,群體的思想便會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與此同時,群體的行為也會表現出排斥異議,極端化、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等特點。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衛道士們絕不會允許異端存在,利用群體思維的合理性肆意開炮,正是他們“最大的樂趣”。
網絡輿論出現一邊倒的傾向,更與我們“明哲保身”的心態密不可分。此等“缺德”之事發生後,為避免自己在日後也被人誤認為“缺德”之人,我們必須選擇從眾。只有這樣別人才能相信,我們在關鍵時刻不會掉鏈子,並且仍然保有一份很強的社會責任感、正義感。央視評論員王志安認為,公眾和媒體在類似事件中急於譴責冷漠的看客,也是完成道德上自我解脫的方式之一。他們認為這事之所以發生,僅僅是因為我不在場而已。從而為自己尋找到合理的解釋,原諒了自我在一個共同體的責任分擔。
的確,“明哲保身”這四個字説起來很容易,而當人們真正面對突發的、關乎生命的慘案之時,“明哲保身”不也正是那18名冷血路人的行動指南嗎?那18名路人不也沒有承擔自己的責任嗎?發生什麼樣的事情不要緊,“保身”最為重要,持有這樣心態的人,並不在少數。
公眾和輿論強烈憤慨18人的冷漠,實際上是在呼籲用道德解決問題。不可否認,喪失道德的社會是恐怖的,道德對社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道德是不具備強制性的,難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呼喚道德,譴責18人的冷漠,完全合理也很有必要,但道德到底能發揮多少作用? 一個又一個的“扶老困境”,社會不斷拷問道德底線。但老人的不幸並不是因為路人“缺德”,而是路人擔心陷入更大的麻煩。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令公眾痛心疾首,“三聚氰胺牛奶” 、“地溝油”層出不窮,不斷地挑戰國人的底線,在道德層面,我們希望食品生産者能夠自律,但在利益面前,民眾的道德呼聲顯得蒼白無力。人們在呼籲道德時一擁而上,但熱鬧過後往往一哄而散,“缺德”仍舊無處不在。可見,僅依靠道德呼籲難以救贖國人的墮落。
 當面對小悅悅那樣的傷者時,人性必然會喚起我們的惻隱之心。所以公眾和輿論關注與反思小悅悅事件,痛恨見死不救的路人,這表面公眾強烈的道德感。現實當中也從來不乏救人的英雄,但我們卻感覺社會的道德層面出了一些問題。我們期待一個互幫互助的社會,但在扶起摔倒的老人時我們怕被認定為肇事者,在向災區捐款時我們怕善款被揮霍,在所以會有人選擇了漠視。幫助別人是愉快的事,但當我們面具體事件時,我們常常行不由衷。理想的道德成功實現,被諸多阻礙。我們也不能簡單的認為十幾個路人的內心是冷漠無情、沒有愛心的,他們和我們沒有任何區別,只是他們是那裏的路人。每個人都有可能面對道德的考驗,但由於被灌輸了助人有風險的思維定勢,有時會選擇怯懦。人們恐懼為道德行為承擔不應有的風險,或擔心道德被奉獻揮霍。只有在呼籲道德之外,從多方面給人們的愛心提供保障,才能使悲劇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