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挪威為22日發生的爆炸和槍擊事件中的死難者舉行葬禮,全國下半旗為遇難者致哀。30日,又有一名受傷者在醫院不治身亡,襲擊事件遇難總人數達到77人。目前,挪威警方初步確定兇犯係單獨作案,沒有幫兇。
28日,歐盟反恐專家及歐洲刑警代表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反恐工作會議,重點討論如何減少政治極端化傾向,並對各國現有的信息交換系統進行審查。歐盟反恐顧問蒂姆 瓊當天對媒體表示,目前最大的風險是有人效仿製造慘案的嫌疑人佈雷維克的“獨狼”行動,製造類似的襲擊事件,因此應該提前防範。據報道,此次會議有望就歐盟24小時聯絡系統項目的建設達成協定。
歐盟希望利用互聯網強化信息溝通,反制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德國聯邦刑事局也呼籲在互聯網上設立一個報警按鈕,各國網民可以直接舉報極端主義的網絡內容。德國聯邦刑事局局長揚森表示,這些舉報的內容會集中到網上報警中心。
歐盟還將加強對武器和可用於製造炸藥的化肥實施控制。芬蘭警方28日宣佈逮捕一名18歲男子,認為他存在製造襲擊的嫌疑。警方説,這名男子近期由波蘭訂購了10千克硝酸銨,可能想自製爆炸裝置。被抄沒物品還包括一些可以用於製造爆炸裝置的金屬元件。
佈雷維克29日下午再次被警方提審。警方稱,由於需要足夠的時間進行調查,預計要到明年初才能在奧斯陸地區法院開庭審理佈雷維克。
與此同時,美歐媒體繼續對挪威發生的爆炸和槍擊事件進行剖析。美國《華盛頓郵報》29日發表文章稱,如果發動此次襲擊事件的不是挪威本土人,情況可能大不一樣。文章稱,佈雷維克的反穆斯林言論在挪威並不鮮見,在發生恐怖襲擊之前,“秘密的伊斯蘭化”、“穆斯林入侵”等字眼時常見諸挪威報端。分析認為,挪威社會對極端思想持開放態度,認為思想與實際行動總有距離。但是挪威應該提高警惕,因為當一種極端思想被容忍的時候,誰會保證不會付諸實踐?
英國《衛報》29日的一篇文章報道稱,互聯網滋養了挪威的殺人犯。通過互聯網,嫌疑人佈雷維克可以在幾分鐘內與外界建立聯絡,找到“志同道合者”,佈雷維克明顯是受到外部極右翼勢力的影響。在將其極端思想快速傳播的同時,也可以蒐集、利用無限的資源。本來是開放的網絡,久而久之,一個人卻極易形成自我封閉。因此,對於互聯網應該將其開放性、啟智性功能最大化。★
(本報布魯塞爾7月30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1年07月31日 03 版:要聞)
責編:陳琰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