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致敬人物——許崇德、 年度致敬媒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
網絡融合及“網絡最具人氣獎”——陳永明、陳國慶、“女童保護”志願者
見義勇為群體——盧偉、奪刀少年柳艷兵易政勇、杭州公交縱火案見義勇為群體
年度法治人物:馬驤聰、呂忠梅、周珂、 朱忠華、 "劉漢劉維特大涉黑犯罪集團案"辦理群體、 郭興利、 王雄飛、 張慧、 楊斌聖、 上海福喜案臥底記者、 鄺秀潭
導語:CCTV年度法治人物的推選活動,是以法治人物故事為基礎,串聯年度法治大事,借此表現年度波瀾壯闊的法治進程和法製成就的央視知名品牌。
CCTV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盛典貼近民生,以法治人物故事為基礎,串聯年度法治大事,借此表現了波瀾壯闊的法治進程和法製成就,通過這一年度法治正義力量的集合與人格化展示,促進全國公民法治意識的提升和整個社會法治氛圍的強化。
2014年,因為他(她)們的行動引起了公眾對某一個法制領域的特別關注,因為他們的行動,催化了某些法律法規的誕生,從而對整個制度建設和國家法治進程起到了推動作用。
2014年,他(她)們在重大新聞事件當中,起到核心作用,體現著一個公民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他們的言行所透射出的精神具備強大的昭示意義,影響甚至改變了公眾的行為、進而影響了社會的價值觀。
2014年,他(她)們為公眾利益不懈奔波,他們的努力代表著法治社會所需的一種難能可貴的走向,他們的理念具有預見性,放射出法治的精神與力量,而他們人性的光輝則引領更多的人投身法治與進步的事業。
串聯年度法治事件,展現法治人物精神。2014·CCTV年度法治人物評選,閃亮開啟全新環節。
2014年度,為候選人量身設計漫畫形象,精心製作展播視頻。數月來,臺網聯合互動,網民積極參與,開放點讚投票平臺,實現多客戶端信息發佈。
24位候選人物,24個法治故事,萬千網友,用點讚表明態度,用轉發傳播故事,票選出2014·CCTV年度法治人物網絡最佳人氣獎。[詳細]
他關心大家的廚房,他潔凈眾人的餐桌。他查辦全國首例特大“地溝油”制售案,案件審理大快人心。他是陳永明—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他打擊網絡造謠傳謠,他遏制網絡傳銷詐騙,他站在網絡安全保衛戰的最前沿。他是陳國慶—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
他們開展兒童防性侵課程,他們普及兒童安全教育知識,他們力求完善立法,形成保護兒童的長效機制,他們是“女童保護”的志願者。
盧偉事跡:2014年7月15號,京原鐵路王安鎮段發生泥石流。盧偉通過正面打手勢攔車,側面追趕,呼叫等方法,最終使火車脫險。
奪刀少年事跡:公交車上,歹徒行兇。菜刀飛舞,血肉模糊。關鍵時刻兩名高中生與歹徒展開較量,使眾人脫險。
杭州公交縱火案見義勇為群體事跡:2014年7月5號下午5點,杭州街頭,一輛公交車突然起火。危難之際,許多過路市民毫不猶豫衝向火場,參與救援。[詳細]
“燕趙自古多壯士”,風雨中你面向咆哮的火車,揮動雙手,也揮動出震人心魄的力量!生活中你是最普通不過的羊倌,可那一瞬間你成了智勇雙全的俠之大者。
“一刀身未死,奪刀救眾人,少年志氣在,不為功與名”。奪刀少年用自己的義舉,提前遞交了一份人生的“高考答卷”。
“素不相識見危難,敢與烈火搶時間!大義書寫人情暖,不叫冷漠在人間!”“天堂”之“美”因他們而“更美”,美在山水,美在人心。
什麼樣的人入選法治人物,反映出當年法治進程的某些特點。畢竟,法治不僅是威嚴靜態的條律,更是鮮活生動的生活,而生活由每個人的點滴行為構成。
年度法治人物的推選,不僅是對中國法治進程的回望與注解,更是對未來中國法治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期待與承諾。
公平與正義比太陽還要光輝。他們是公平正義的守衛者,他們是和諧社會的守望者。中國法治的前行,因為有了他們,腳步更加穩健,信心更加堅定。
河北省唐山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瀆職侵權局局長鄭喜蘭,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免費午餐”愛心群體等入選2011年度法治人物。他們的形象構成了一道正義的風景線。
涓涓細流匯成大江大海。正是這些年度法治人物每個人的點滴行動,推動著制度建設、影響著公眾的觀念、引領了社會的走向,詮釋了法治進程的真正內涵。
民主法治已成當今中國的時代潮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我們在新起點上又出發。
湄公河案專案組,成立於2011年10月15日,由公安部禁毒局局長劉躍進任組長,負責調查“華平號”和“玉興8號”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遇害一案。曆盡7個多月的跨國抓捕,今年5月10日,專案組將製造湄公河慘案、盤踞“金三角”地區的特大武裝販毒集團首犯糯康抓獲。
十多年來,佟麗華和他的團隊已經默默地對400多個孩子進行過法律援助。在民政部的委託下,他和他的團隊起草了《兒童福利條例》,針對兒童遇到虐待後該由誰發現、受理、幫助,兒童遇貧、遇病該如何救濟,如何預防兒童流浪乞討現象給出了系統性的法律對策。
德州至哈爾濱1546次火車路過河北昌黎站時,有人臥軌自殺。李博亞正在昌黎路段實習,他搶上前去救人,不幸被卷帶進去,兩條腿被火車軋斷。目擊者表示,當時有很多乘客都看到了這一幕。經過搶救,李博亞生命體徵平穩,精神狀態良好。
連續4屆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毛豐美提出了城鄉電費同網同價、取消農業特産稅和農業稅等近200件關於“三農”問題的建議和議案。因為在立法決策中堅持為農民説話,毛豐美被讚為“農民的代言人”、“最敢為農民説話的代表”。
李亞鵬建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嫣然天使基金,6年來,他以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公益的力量,領導嫣然天使基金共救助8920名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的兒童。2012年,他又創辦了嫣然天使兒童醫院,這是第一家由慈善基金會命名的實體醫院,更是中國第一家民辦非營利兒童醫院。
主持撰寫了《羈押場所巡視制度研究報告》,被公安部採納。2007年撰寫了《我國秘密偵查合法化之辯》,建議將秘密偵查納入法律條款。2012年,參與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次修改,“秘密偵查”被寫進法律,“羈押人員投訴權力的保障”也在積極推進中。
2012年,全國範圍內幫忙尋親的志願者翻了一番,達到了20萬。 在20萬尋親志願者中,小梅、呂順芳和張志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們利用自己的特長傳遞著溫暖,將打拐風暴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在網絡上,由記者、愛鳥志願者、專業研究人員和眾多愛心網民,一同掀起了一場“讓候鳥飛”的輿論風暴。其中,記者李鋒、護鳥志願者張厚義和森林公安呂忠民等人,為保護候鳥做出的努力,令人動容。
它秉承“權威聲音、主流價值、清新表達”的定位,依託人民日報社的優質新聞內容資源和高素質的新聞采編隊伍,堅持發佈原創內容,積極開展網友互動,及時關注社會熱點,主動回應公眾關切。輿論認為,他以平視、親民的姿態持續發聲,理性不失清新,大氣不失親和,體現了黨中央機關報努力打通兩個輿論場的擔當。
工作23年來,翟樹全紮根基層化解矛盾,無一錯案無一上訪,沒辦過一件人情案;28年來,李培斌調解了數以千計的民事糾紛,制止了上百次群體性械鬥,使50多對瀕臨破裂的家庭和好如初;金淑萍繼承和發揚“老西藏精神”, 埋頭基層,恪盡職守,公正執法,親自和參與辦理2000多起案件,沒有一件錯案。
福耀玻璃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2011年被“中國慈善榜”評為“中國首善”。
他利用微博徵集志願者,成功為甘肅古浪縣的塵肺病患者籌備了一場慈善午宴。
她先後幫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課堂,幫助70多名刑滿釋放的新生少年找到工作。
她組織立案查處貪賄案件93件,有罪判決率100%,挽回經濟損失3000余萬元。
接到群眾舉報後,他第一個鑽進樹林,忍著惡臭逐一排查可疑的地溝油線索。
他借力網絡和微博蒐集線索,主持建立全國打拐DNA數據庫以完善甄別。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孫偉銘案中被告的二審辯護律師。
多年來,他辦理減刑假釋案件4013起,暫予監外執行案件154起,無一錯案。
這樣一群普通人,在他人危難時候伸出了自己的雙手,獲得了人們最熱烈的掌聲。
一份孩子們的午餐,迎來一場愛的接力,他們為祖國的明天帶來溫暖的希望。
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在法院工作十六年來,任秋華同志共辦結了千余件民商事案件,無一發回重審,無一錯案,無一超審限,無一申訴上訪,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出新時期人民法官“公正、廉潔、為民”的良好風範,得到了當地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群眾的高度稱讚。
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五支隊長挂職副支隊長。曾多次榮獲嘉獎,1次榮立個人三等功,2010年7月30日,張浩去醫院就診時發現自己身患重病,為了不影響手頭工作偷偷把診斷報告藏了起來,沒有告訴任何人。10月13日晚,他在加班時口吐鮮血,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紮根基層29年,從事控申檢察工作15年,走遍了全旗298個村莊,辦理的460多起案件沒有一件反復。他一回回走進農家院落,一次次坐在農家炕頭,一天天走入農民兄弟的心中,被群眾親切地稱為“鄉村檢察官”。
生前是長春市雙陽區鹿鄉鎮鹿鄉村一名老共産黨員,已63歲高齡的王紹精在擔任綜治協管員兩年多時間裏,全村無越級上訪、無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無聚眾賭博、無邪教組織活動、無村民犯罪,成為遠近聞名的平安村、文明村。
江西省上饒縣人。世界上最貴重的不是黃金,而是誠信。85歲的老人,67年的時間償還了父親的債務,他用一生遵行了公序良俗。誠信,是構建法治中國的精神基石。
“寶貝回家尋子網”創辦人,2009年cctv年度法治人物。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一個被拐孩子回家的路。 一群志願者,以愛的名義,為164個孩子找回丟失的世界。在法治的護佑下,政府與公民聯手,演繹了一個個不拋棄、不放棄的傳奇。
湖北省黃石市司法局副局長兼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滿意是天大的事。他以極大的耐心,使一件件糾紛通向圓滿。法律援助,演繹著春風化雨的力量。
河南省檢察院檢察官。正義有時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一個檢察官,用7年的努力,使一起13年的錯案回歸正義。 “疑罪從有”到“疑罪從無”,中國法治完成了一個關鍵跨越。
他們代表國家履行國際義務,為了維護國際社會的和諧穩定奉獻出了鮮血和生命。因為和平,他們把異國作為家鄉。海地,8位中國維和警察,以生命鑄就了和平。十年維和,他們用責任履行了國家的莊嚴承諾。
真相有時可以被掩蓋,但永遠不會被消滅。面對謊言,一群網友,進行了曠日的較量。法治精神在網絡時代超越了時空,網絡時代在法治社會放大了正義。
上海市人大代表,人民調解員。一個和諧的社會,從一個沒有糾紛的家庭開始。她將家事調解搬上熒幕,她不是“清官”,卻斷了難斷的家務事。以法服人、依理明人,以情動人,是法治力量的又一種表達。
被拖欠的是500農民工的工資,更是500個家庭的冷暖。他們主動拿起法律的武器,引發了一次公益維權的接力。法治,讓他們有尊嚴的勞動,感受勞動者的光榮。
江蘇徐州兒童醫院醫生。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中最寶貴的是健康。他以一個公民的責任,引發了一場國家的行動。用良知面對生命,用法治守護健康。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堅持不一定成功,放棄一定失敗。為了青山綠水,他一次次出發。雖然步履艱難,他卻意志堅定。法治,留住綠色,贏得未來。
北京市交管局宣武支隊民警。規範的執法與微笑的面龐,靈活的指揮與耐心的勸導。他為警察的形象增添了時尚,他讓首都的街頭躍動著和諧。京城最帥交警孟昆玉,在平凡的崗位上得到百姓的特殊嘉許。
黑龍江省肇源縣漁民。他及時報案,阻斷了逃犯的亡命之路;他不計安危,贏得了抓捕的最佳時機。他是千里追逃線上的終結點;他是無數熱心人中的一分子。漁民唐景芳,危急時刻不忘公民的本分與責任。
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面對疑案,她的眼中閃現著銳利,查微析疑,不留瑕疵;面對群眾,她的眼中充滿著柔情,扶危濟弱,無微不至。檢察官楊竹芳的兩種目光,體現了法律的公正,彰顯了法治的光芒。
他們的縱身一躍,劃出了“90”後人生的壯麗弧線,他們的奮力一舉,綻現出當代最可愛的人的精神高度。他們以悲壯完成了成人祭禮,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救人大學生群體,再次帶給我們生命的拷問與道德的震撼。
江西上饒縣退休幹部。“欠債還錢”是他最純樸的承諾,“誠信為金”是他最堅定的信仰。白髮老人鄭宜棟,67年節衣縮食,替父還帳,實現了一個公民對公序良俗和法律秩序的自覺支持和一生堅守。
湖北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鶴峰縣燕子鄉司法所所長。自易滿成上了任,人人都説他公正,好比包文正;所長易滿成,他為人清正,三個代表記在心,胸中有桿秤;這是山鄉百姓唱給基層司法所長易滿成的歌謠,也成為我們今天對他最好的推薦詞。
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法律中心督查訴訟部部長。他是中國環保公益行政訴訟的勇敢探索者,他是默默維護我們公共權益的寂寞前行者。為了新鮮的空氣,為了潔凈的飲水,更為了子孫後代的綠色財富,環保尖兵馬勇,一直在路上。
江蘇省靖江市人民法院江陰園區人民法庭副庭長。我們不能用“美麗”來形容法律,但她卻用“美麗”詮釋了法律。柔情法官陳燕萍,在調解家庭矛盾、解決鄰里紛爭中,在關愛無助老人、幫助殘疾兒童中,讓我們感受著法律的美麗和溫暖。
“寶貝回家尋子網”創辦者。“丟了孩子想死又不能死,因為不知道孩子在哪受苦。”這是丟失愛子父母的渴望與痛楚,也激勵著張寶艷和無數志願者,要為失蹤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他們在活躍在互聯網上,匯聚著力量,傳遞著愛心,彰顯著正義。
他用50年時間做了兩件事:提出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基本構想;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樣一個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法學泰斗王家福,桃李天下,推動中國法治理念進步。
你的英勇無畏,讓黑暗中的等待不再有畏懼;你的永不言棄,讓廢墟下的生命重放出光芒;你的身先士卒,劈開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你的訓練有素,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救援奇跡。危難中顯本色,平安中見真情!
執法者,既是法治社會的維護力量,更是和諧社會的引導先鋒。泉州市工商局,讓“執法如山”剛中有柔,讓“執法如水”柔中帶剛,剛柔兼濟,使守法歸於自覺和自律。
河北省承德市檢察院副檢察長。他言出必行,還公正于百姓;他心細如發,讓事實明真相;他有勇有智,以丹心鑄鐵案。檢察官李永志,逢敵必亮劍,令腐敗者退卻,讓犯罪者膽戰。
河南省鄭州市婦聯權益部部長女兒、妻子、母親、同事,女性的權益,延伸在她的每個角色。在一次次傾聽哭訴中,在一次次耐心勸説中,在一次次化解矛盾中,劉宇,用行動告訴我們,其實,在家長裏短中,女性的權益最需要得到保護。
遼寧省瀋陽市總工會副主席。愛是看不見的語言,愛是摸不到的感覺,愛是仰著頭的喜悅,愛是説不出的感謝。當我們漸漸長大,愛也在我心中長大。張爺爺,我們會把愛傳出去,讓它走過千山萬水。
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法院法官。趙愛彬刑法的典型特徵是謙抑。這如同趙愛彬的工作作風—“慎之又慎,一絲不茍”。刑事法官手裏掌握的是人的生死和自由,她的謹慎和認真,是對當事人人權的最大保護和負責。
法制精神,在網絡時代超越了時空,他們彼此攜手,捍衛真相。網絡時代,在法治社會放大了正義,他們相互鼓勵,守衛信念。他們的勝利笑容,在網絡世界瞬間傳遍,也讓現實生活中的我們,與他們共同分享快樂。
四川省什邡市司法局紅白鎮司法所所長。方國華災區重建的難點是什麼?答案中肯定有這樣一項:秩序恢復。方國華的司法所只有他一個人,他默默地以這最有效的方式,為災區重建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站在反貪腐第一線的衛士。在那場關係百姓健康安全的較量中,面對身居高位、善於偽裝的對手,張京文,從容不迫,以謀制勝。他讓侵吞國家利益的人受到法律的嚴懲;他讓陰暗角落處的權錢交易大白于天下。
揭開殘害兒童黑幕的老人。蘭花,生在寂野空谷,仰看閒雲野鶴,高潔而淡雅,賢德而重義。曹大澄,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為了那些可憐的孩子,身心不再受到摧殘,不顧身處險境,堅守正義,挺身而出,讓我們看到公民的責任和做人的本色。
中國最大的片兒警。一個人的品質,塑造著133平方公里的風氣;一個地域的風氣,又在無數人中複製著這個人的品質。王江,如同一束個體渺小的滿天星,其強大源於內在的精神張力,原野因它生機漫延,平凡因它感染傳奇。
替亡夫還債的農婦。武秀君為亡夫還債的舉動,讓我們看到了誠信為本、一諾千金的傳統美德,她用最純樸、最真實的方式,實現著自己對債權的尊重,而她也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明晰了什麼是誠信的底線、做人的本份。
起訴“開瓶費”最具影響力的消費者。他,冒著遭受非議的風險,以一個區區百元的訴訟,向一個行業的潛規則提出了挑戰。他的質疑,得到了成千上萬消費者的響應與支持。也許正是每一個人的質疑,會使成千上萬人受益。
在城市的發展和變遷中,失去的不僅僅是老磚瓦、老衚同、老建築,還有歷史走過這座城市留下的有形印記。而京城衚同“拍記隊”,用相機搶拍消逝的街區,用行動力彰顯公民精神。為北京盤活了舊時態,守護著文化。
專斷“家務事”的法官。當新人走向婚姻殿堂時,都會收到象徵著幸福美滿的百合,而當一段婚姻就要走到終點,曾經的恩愛變得陌生和激憤時,她,我們的袁月全法官,充當了最後的百合,讓分手多了一份理解,讓彼此多了一份寬容。
愛心天使林文,堅持10年幫教戒毒,用愛心鼓勵戒毒人員持之以恒,用細心溫暖戒毒人員笑看人生。她幫助戒毒人員走出了心理的低谷,挽救了一個個生命和家庭,讓我們看到了堅持的力量。已是大學生的她,有著雛菊般的堅強和快樂。
平民律師。火鶴,火紅跳動的顏色,帶給我們激情和溫暖。趙玉中,認真履行法律援助職責,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讓他們感受到法律的溫暖,為營造“和諧之春”注入法治的力量。
君子蘭,因其高貴和豐盛,令我們仰慕。立法者,唯其心繫於民生,情牽于百姓,方使法律惠及於民眾,守之於和諧。王利明,以其敏銳、學識和真誠參與了民生立法,使“民生法治”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亮點。
打拐英雄。他用執著與智慧安慰了千百個曾經痛苦的心靈;以努力和真情捍衛著人的尊嚴。他用行動告訴百姓什麼是一個基層民警所理解的幸福,更憑藉著自己的行動成為和諧社會堅定的維護者。
中華反酒第一人。八年間,一場又一場的公益訴訟,她從簡單的一己之憤的宣泄變成滿腔熱血地為公眾利益代言;從單純地一己之力的鼓與呼到拿起法律武器對法制進程有所推動。王英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成為和諧社會堅定地維護者。
人民滿意的好法官。人民法官是創造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黃學軍用她的努力與智慧讓老百姓深刻地體會到,法律就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堅定基石。
守望和諧。奔走在邊境線上的女子護村隊用愛與關懷,有效解決毒品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毒品的社會危害,成為和諧社會中最為美麗的守望者。
司法好幹部。二十年如一日,為百姓的和睦無適無莫地止訟息爭,為社會的和諧無怨無悔地排難解紛;她以公正心和責任感,踐行著“把法律法規送到千家萬戶”的誓言,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無微不至的關愛,創造了無一調解事件轉化為刑事案件的奇跡。
應松年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行政法、行政訴訟法教學、研究,是我國第一批行政法碩士研究生導師,是最早的行政訴訟專業博士生導師之一。滿園桃李的應松年教授,在法學的建設,法律的實務,法治的宣傳教育諸個方面,都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以自己的恪盡職守,向一個又一個貌似強大的對手提出質疑;以自己的智與勇,去揭示一個又一個堂皇假面背後的真相;他是社會肌體健康運轉的醫者,既鐵面無私又飽含深情,他對正義和良心的堅守,源自於一個優秀的檢察官對法律堅定的信仰。
中國律師協會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基礎重要組成部分的律師制度和律師職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負有特殊責任。中國律師協會作為律師群體的代表做了大量的積極有效的工作,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了獨特的力量。
英模監區長。黃儉監區長工作了33年,改造了數千犯人,據對統計目前沒有一名犯人重新犯罪,改好率達100%。他不僅僅是完成一項工作,更是一項功在韆鞦的偉績。
勇於承擔責任的肇事者妻子。有了自覺的基礎,法律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梁群蘭用一個女人的果敢與承擔,響亮地告訴我們什麼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法制基礎和精神動力。
遼寧省公安廳刑偵總隊隊長。從不怕死的徐隊長最珍視的就是生命,那是老百姓那不可侵犯的利益和權利。因為對人民愛得深沉,所以在面對邪惡時他才會無所畏懼。正是因為許隊長和他的戰友們從未退縮,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才如此和諧安寧。
公益律師。他是一位真正的律師,真正的大律師。他抵抗住種種威脅和誘惑,堅定地為弱者奔走與呼號。他的堅定使“公共利益”這樣的概唸有了事實的血肉,得以如此真實地訴説。公益法的著作更讓人們感領到創造的意義,愛的信心。
湖南省人大代表。他是一位有著兼濟天下之心的俠之大者,他是一位居廟堂之高卻又憂江湖之遠的當代英雄。他有著純真的赤子之心,又印證了仁者必有勇的古老格言。對於不義的現實,他從不抑憤怒;對於他人的痛苦,他從不掩同情。
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是一個專門為法律援助事業募集資金的社會組織。自1994年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啟動以來,全國已經逐步建立各級法律援助機構2100多個,專職法律援助工作人員1萬多人。為了中國法律援助事業,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還在努力!
從檢20年來,蔣漢生先後辦理各類案件200余起,其中抗訴案件70多起。有人説蔣漢生是個“犟”脾氣,愛“較真兒”。他説:“檢察官必須講法律,講是非,講公正,決不能讓有罪的人逃避法律制裁,也決不能讓無辜的人受冤屈!”
調查“六合彩”驚動中紀委高官。這三位普通中學生做的事情卻讓我們既驚訝又欣慰,我們還可以續寫上這樣的標簽——社會責任與科學精神,勇氣和毅力。她們不僅僅是全國青少年的榜樣,也給我們成年人提供了許多值得思考和學習的東西。
艾滋孤兒的“媽媽”。以個體的方式承擔著弱者命運;以慈母的心懷詮釋著社會責任,以執著的行動實踐著《憲法》倡導的公民意識。她力行的捐助行動為時代創造了巨大的精神食糧併為社會救助體系的健全提供了立法試驗。
黑龍江省寧安市法院法官。她是一名普通法官,當法官13年來,金桂蘭用自己對百姓的愛對事業的愛書寫了一項了不起的紀錄——共審結各類民事案1050件,無一違法違紀,無一發回重審或改判,無一超審限,無一引發上訪纏訴。
農民工利益代言人。張志強作為農民工利益的代言人,讓我們從一次次的農民工討薪事件中不僅僅看到了憤怒和失望,還看到了智慧和勇氣。他們從容地拿起了法律的武器,並且步伐堅定。
網絡沉溺社會問題研究學者。他所召集的網絡沉溺公共救助志願者有900人,以孩子家長為主,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主要是幫助家長正確看待網絡遊戲,幫助網遊少年。
評選委員會應松年委員認為:平等是一次握手,是一次公平的錄用,是作為一個公民與生俱來的權利,是人字相互支撐的力量源泉。張先著用法律武器讓所有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觸摸到一次真實的平等。
評選委員會夏林委員認為:高政,以他農民本能的善良、執著和對法律的堅信不渝,從維護自己權利入手,最終的結果是使全國農村千萬兒童的生命與健康能夠早日得以挽救。這是一個法治意識在中國最基層民眾中覺醒的生動例證。
評選委員會夏勇委員認為:謝健擔任的檢察官也許是一個得罪人的職業。但謝健為這項特殊而重要的工作賦予一種真摯的情感,創造了一個既當剋星,又當救星的奇跡,也驗證了威嚴法律加上人文關懷才會産生的巨大力量。
評選委員會尹中卿委員認為:宋魚水對於一個法官而言,能做到業務精通、公平斷案已經不辱使命。但宋魚水卻向前推進了一步,達到“辯法析理,勝敗皆服”的境界。更多的人則由此堅信了一個樸素的道理:是非總有公道,公道自在人心。
評選委員會劉陽委員認為:15年中,曹發貴心繫群眾疾苦,堅守“群眾利益無小事”的信念,始終把法律作為化解各種矛盾的藝術。以曹發貴為代表中國司法調解員隊伍構築了中國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評選委員會曾憲義委員認為:吳光林的挺身而出,為“無畏”寫下了最動人的註釋。也讓我們這些享受著和平、安詳生活的人懂得了珍惜。他和他戰友們英勇無畏的努力,為我們的繁榮安康築起一道牢固的長城。
評選委員會張文顯委員認為:一位古稀老人,正常的生活應該是兒孫滿堂、安享晚年。但欒文棠偏偏做出了另外一種選擇。支撐他頑強抗爭8年的力量除了內心的良知,更是一個公民捍衛法律尊嚴的責任。
評選委員會魏振瀛委員認為:每一個公民都是中消協點評霸王條款的受益者。它的點評不但抨擊和修正了霸王條款,也使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公民權益得到公正的法治保護。中消協點評霸王條款無疑是這個夏天最有力量的聲音之一。
評選委員會劉迪一委員認為:在烹食野生動物的風潮屢禁難止的背景下,張興國的堅持象孤獨的堂吉訶德。張興國用代價巨大的拒絕維護著法律的尊嚴。作為一個普通公民,他的行動是對全社會法治意識和生態意識的喚醒。
從1954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頒布到今天已經50年曆史。親歷了新中國憲政和法治建設每一步的許崇德,讓我們感受到50年光榮和第50年輝煌的交織,讓我們感受到到中國法治建設一段不平凡的曲折歷程,讓我們感受到一代法律學者對法治的無悔追求。
蘇向祥,34歲,齊齊哈爾“8-4”毒氣事件受害者的“中方律師”。從1995年起,他用8年時間自費調查取證日本遺留化學武器問題,共接觸芥子氣受害者200多人,取證1000余份。為受害者提供無償法律援助,兩次以民間身份起訴日本政府。
王軍,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總隊長。2003年3月,他僅用了14天便領導偵破了震驚全國的北大清華的爆炸案。他先後領導破獲了鹿憲洲持槍搶劫銀行運款車系列案、白寶山持槍襲擊軍警案、石景山趙連榮殘殺8名女青年案等一大批重特大刑事案件。
100%的起訴準確率,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不過,這卻是吳筱萍10年來的業績。2003年,吳筱萍作為廣州市檢察院的檢察官,對在廣東影響甚廣的“4-6重大涉黑案件”提起抗訴。
梁從誡先生是我國第一個群眾性會員制民間環境保護組織“自然之友”的創始人和負責人,10年來,這個組織的所有成員在梁先生的帶領和影響下,默默地為我國的環保事業做了大量工作。
白鹿垣上的鹿垣法庭,中國最基層的一個司法機構。大學生主動要求分配來這裡工作已不常見,而堅持了整整13年更是少而又少,因為條件簡陋,李增亮患上了關節炎、胃病和股骨頭壞死,但是現在他仍然在孤獨、艱苦中堅持著。
龍曉霞是個普通人,全國大約有5.7萬個和她一樣堅守在農村最基層的普普通通的司法助理員;但龍曉霞們做的是不普通的事,他們是中國法律在農村最前沿的普及者和宣傳者,他們是中國法律在農村最前沿的普及者和宣傳者。
2003年,500名在京的外地建築民工,終於打贏了自己的官司,要回了被拖欠3年的總額500萬的工錢。 沒有經濟基礎,沒有社會背景,想要打官司對於500民工來説難上加難。法律援助成了他們的一線希望。
吳江影對發生在我國的涉及器官移植的案件進行研究時發現:相關法律的缺席是造成糾紛與尷尬以及人體器官極缺的根源問題。該條例的出臺,首先在國內為器官移植正名,並且開始為未來的國家立法積累經驗。
2001年9月間,歐盟制定了針對中國打火機的貿易技術壁壘“CR法案”,這意味著溫州打火機將與歐盟市場説再見,而周大虎率領溫州打火機企業打贏的這一仗徹底扭轉了這一局勢。這是中國入世後第一場民間社團打贏的“洋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