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重慶:“民生十條”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CCTV.com  2011年02月17日 17:3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重慶1月3日電(記者 李松)2010年中,重慶市決定,用兩年半時間,投入3000億元,在解決全市群眾最關心的十大民生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實現“民生十條”。

  重慶市提出的“民生十條”舉措,包括建設3000萬平方米、60萬套公租房,配合其他措施,解決城鎮中低收入群眾住房難;實施萬元增收工程,使渝東南、渝東北“兩翼”95%的農戶三年增收萬元以上;實現全市農民養老保險全覆蓋,使300多萬農村老人老有所養;發展6萬戶微型企業,為群眾新增30萬就業崗位……。

  據重慶市政府匡算,到2012年,重慶市投入“民生十條”上的資金將超過3000億元,受益群眾2000萬,可以帶動消費4000億元,拉動GDP增長4至6個百分點。

  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説,要讓人民群眾實現共同富裕,使其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就必須真正落實民生發展導向,特別是要在統籌發展中更重視落後地區和困難群體。重慶“民生十條”有七條都著力於解決落後地區、困難群體發展問題。如130萬留守兒童的成長、兩翼地區農戶增收、還有微型企業發展等。

  去年12月9日,在重慶主城工作19年後,農民工徐樹平在派出所拿到了紅褐色的城鎮戶口本。他是重慶進行戶籍改革近4個月來第100萬名轉戶農民。徐樹平是重慶燃氣集團的搶險配合工,重慶有幾百萬農民工跟他一樣,多年在城市工作,卻一直難以獲得與城裏人一樣待遇。現在,對於已成為城裏人的徐樹平來説,他的僱主今後將為他繳納更多的養老保險,他也不必再為孩子繳納每年數千元人民幣的借讀費,獲得的利益實實在在。

  從去年8月開始,重慶市開始全面啟動戶籍制度改革,力爭到2020年全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這意味著,在10年內,將有1000萬農民轉戶進城成為“新市民”。這被認為是使農民能夠沒有顧慮地帶著足夠財富和尊嚴進城的一大舉措。

  同時,重慶市還在“民生十條”中推出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公租房建設,以解決城鎮中低收入“夾心層”的住房困難問題。截至2010年年底,重慶已有多個公租房項目開工,預計該市2011年將竣工約1000萬平方米公租房,可集中解決50萬城市“夾心層”居民住房困難,同時還將新開工建設公租房1000萬平方米以上。

  “更加注重民生,關注百姓‘幸福感’,必須成為政府的施政重點。”重慶市社科院社會所副所長鐘瑤奇説,“民生十條”的提出反映了政府更加注重社會財富“蛋糕”的分配,讓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十二五”時期,重慶市提出了四個具體目標:GDP翻一番、人均GDP翻一番、城鎮居民人均收入達到3.1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基本翻一番。這些目標如何實現?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認為,“民生十條”的推出,實際上為“十二五”時期重慶民生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基本框架。

  以公租房建設為例,重慶公租房突破了傳統住房體系,針對市場供給的“單軌制”缺陷,改用“雙軌制”解決住房問題。市場上的商品房,不少中低收入人群買不起,導致社會上出現住房“夾心層”。而“雙軌制”的重點就是通過公租房建設,減輕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壓力,使之可以拿出一部分積蓄用於消費。重慶有數百萬人的公租房適用群體,每年由此至少可增加幾百億的消費空間。

  鐘瑤奇説,加大民生投入,不僅可以緩解貧困群體的困難,幫助他們過上幸福生活,促進社會穩定,而且在未來還將極大地促進消費,使發展方式從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等外延的拉動,轉變為持續內需的拉動,這是真正的、長週期的啟動內需。

責編:呂莎莎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