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福島核泄漏引發的"搶鹽潮"雖然已經得到控制,但這場"鹽風波"遠遠沒有過去。究竟是誰保衛了中國食鹽,現有的食鹽專營制度又是否需要改革,令人深思
當日本遭受因9級大地震,陷入海嘯與核輻射危機之時,遠在千里之外的中國卻爆發了席捲全國的"搶鹽潮"。
"福島核泄漏將會使海水受到污染,而食用碘鹽可以預防核輻射。"在"鹽荒"的傳言下,一時間部分地區食鹽銷量猛增,並瞬時向其他地區擴散。
雖然在相關部門及時説明並採取措施後,"搶鹽潮"得到基本得到控制,鹽價重新恢復穩定。但從中暴露出的,是許多商販、企業利用輿論借機漲價牟利的責任缺失。
梳理一下這次搶鹽風波,可以清楚地看到兩種相關趨勢:一是實際的食鹽市場上,一些民眾恐慌性購買,引發一些商販漲價,導致消費者利益受損;另外在股票市場,A股市場上生産鹽的雲南鹽化在3天之內有15%的漲幅,其他相關鹽類股票,也有10%左右的漲幅。
如果確實如一些人所猜測的那樣,早有遊資埋伏其中,並可能成為這次搶鹽風波背後的推手,那麼,短短3天之中,這些遊資有10%左右的獲利,這是相當驚人的。
眾所週知,食鹽是民眾生活的必需品,關係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因此,一些資本在這一領域的故意炒作,投機獲利,其危害是相當大的。它不僅僅影響到民眾的日常生活,而且可能極大地損害社會穩定,危及國家安全。
慶倖的是,相關部門的反映迅速,立即採取應對措施,使得這場搶鹽風波迅速平息。
與搶購賽跑
"現在'搶鹽'風波看似已經平息,但由於前期搶購,造成庫存緊張,補足庫存至少還需要一個月的時。"中鹽總公司食鹽專營部高級業務主管崔靜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表示:"各銷售企業都向生産企業提出了訂貨需求,生産企業正在進行24小時不間斷生産。"
崔靜回憶起當時應對搶購時的情景,就好像是打一場"食鹽保衛戰"。
3月16日,一個來自浙江紹興消費者的電話引起了中鹽總公司的注意。據他反映,紹興地區出現了買不到鹽的情況。接到電話的事務部門立即反饋領導,並及時向浙江公司了解情況,發現浙江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出現食鹽搶購。
當天下午,中鹽總公司總經理茆慶國親自挂帥,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並向全國下達緊急通知,要求啟動應急機制,全國警戒,加強生産,加快運銷,保障全國食鹽供應。一場全國範圍的食鹽"保衛戰"打響,這場"保衛戰"可以説是在與搶購賽跑。
3月17日,是這場搶購風潮最為嚴重而緊急的一天。
當天一早,中鹽總公司關於食鹽搶購情況的報告緊急上報發改委、工信部、國資委,《關於確保全國食鹽市場供應的緊急通知》以明傳電報的形式,從中鹽總部發往全國各地鹽業公司。
當時,全國多數地區大大小小的零售終端內,食鹽銷售一空;很多人便涌向了鹽業公司倉庫。"各鹽業公司配送中心被重重包圍,秩序混亂,有的鹽業公司設施遭到破壞,為了避免引發群體性事件,多地派出公安、武警現場維持秩序,局面才得以控制。"中鹽總公司宣傳中心負責人余長火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説。
而在搶購之下,加工能力吃緊,一些地區被迫採取了限購措施,但超市裏的小袋鹽還是被一搶而空。面對這樣的緊急情況,中鹽立即採取了應急防備措施。
中鹽總公司食鹽專營部高級業務主管崔靜向記者介紹道:"無限量地搶購小包裝,對我們的正常供應來説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此,為了讓老百姓安心,保障市場穩定,我們決定在部分供應緊張地區啟用大包裝,向消費者供應塑料袋散裝食鹽。"
當晚,國務院召開研究應對食鹽搶購專題會議,中鹽總公司彙報了食鹽搶購情況。會後,中鹽總公司再次連夜向各地鹽業公司發出通知,傳達國務院領導指示精神,要求各地、各級鹽業公司連夜組織一切力量,向當地大中型零售商配送食鹽,保證18日早晨超市貨架上有鹽可供。並同時與媒體聯絡,進行食鹽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在第一時間遏制謠言的蔓延。
3月18日一早,中鹽總公司總經理茆慶國召開總經理辦公會,專題研究應對搶購風潮保障供應事項。會議決定要組織24小時生産,跟蹤檢查全國的市場,並向有關省市派出督察組,監督檢查保障供應工作,會後,中鹽總公司領導帶隊的督查組從北京奔赴各地。
經過三天的"保衛戰",搶鹽潮基本退卻,到了21日,食鹽價格恢復穩定,市場供應回歸正常。
"鹽荒"謠言"微應對"
這場搶鹽風波,很大程度是由"福島核泄漏將會使海水受到污染,而食用碘鹽可以預防核輻射"的謠言引起並隨之傳播的,因此,如何遏制謠言就成了打贏食鹽"保衛戰"的重中之重。
3月17日,中鹽總公司應急預案啟動時就明確了新聞工作的重要性。並迅速向國務院國資委報送相關資料和新聞稿,傳達中國食鹽産能豐富,完全有能力保障供應的信息,國資委網站予以第一時間發佈並得到其他網站轉載。
同時,在了解到搶鹽輿情後,溫家寶總理給予了兩條重要批示,其中一條明確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宣傳工作,安定人心。中宣部立即積極響應,宣傳機制全面運行。當天中午,中鹽已經開始根據已掌握的情況開始準備新聞口徑,並召開了聯合新聞發佈會。同時,通過中鹽官方網站第一時間發佈了權威信息。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民眾的疑惑,中鹽開通了微博,抽調各業務部門的專家答疑解惑,一些領導的訪談也通過微博第一時間發佈,形成了及時的網絡互動。
"微博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互動。報紙、電視和官方網站的新聞只局限于單方面,但當民眾心中有疑惑,還有其他一些小問題時怎麼辦?微博就能在第一時間給予他們答覆。"余長火在採訪中説。
在微博互動中,中鹽了解到了很多一線問題,其中包括鹽會不會漲價,碘鹽防不防輻射,海鹽有沒有受到污染等,後來又演變為我們國家的鹽結構以及價格機制等,對此中鹽都給予了一一解答。
對此,余長火向記者介紹道"我們直接告訴群眾,食鹽是國家定價的,鹽業公司不會漲價,超市也不能隨便漲價,隨便漲價的屬於違法行為,一旦發現可以向當地物價部門舉報,並告訴他們舉報途徑。這樣一來,很多關鍵問題解答清楚了,並第一時間發佈,在整個搶購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年輕人就恢復了理性,並通過他們影響其他人群,搶鹽風波也就得到了基本控制。"
搶鹽潮平息之後,微博還將作為中鹽的一個重要宣傳手段繼續保留。"今後微博將是中鹽最為直接和便捷的宣傳平臺,和宣傳體系裏的重要環節,一些重大活動、事件和新聞都會通過微博發佈,我們會針對這次危機應對進行評估,不斷改進和完善新聞發佈工作。"余長火表示。
以專營制度保障食鹽供應
這次由日本福島核泄漏引起的"搶鹽潮"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但在崔靜看來這樣的事一點都不新鮮。因為食鹽的特殊性,這樣的事時有發生。"食鹽很普通,性能穩定,保存三四年也不會有問題,很容易買到,很便宜。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會覺得它不太起眼,很容易買到,也很便宜,但由於它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且沒有替代品。這就決定了食鹽是一種敏感度很大的特殊商品。"崔靜在採訪中談到。
正是因為食鹽的特殊性,國家對食鹽定價,並從1994年開始實行專營制度。而從2003年非典時期的大範圍搶鹽,到2009年浙江、福建的搶鹽事件,再到這次"鹽"風波,之所以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平息,正是得益於中國特有的食鹽專營制度。
食鹽專營制度從1994年實行以來,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系統。以中鹽公司為例,從總公司到各地市縣鹽業公司形成了一個從上到下的完備體系,各級鹽業公司雖然所屬地域不同,但都非常明確自己的第一要務是保障食鹽供應。因此市場問題一齣現,都能第一時間反應,並根據已有經驗採取有效措施。
對此,崔靜介紹道:"從中央到地方有一條聯絡線,我們叫做運銷口徑。一旦計劃下達,就有一條完備的線進行各級各地傳達,這樣責任就分片了,雖然管轄的範圍不同,但措施是一樣的,大家各自組織自己的力量去積極應對。"
試想,如果食鹽市場仍由市場這只無形手所操縱,那麼一旦脫韁失靈,將會危及人民正常生活甚至國家安定。
鹽之所以沒有像蒜、姜、辣椒等産品出現物價哄抬的情況,正是因為在現有的專營條件下,有一個渠道可以一呼百應,使全體鹽業總動員,在第一時間用一致的行動去應對,去響應市場,去保障供應。
責編:魏錚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