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荷蘭,是大黃鴨世界之旅的首站。之後的幾年,它去過法國、德國、巴西、比利時、日本、新西蘭、英國、澳大利亞,2013年5月,它來到了中國香港,9月它又遊到了北京。大黃鴨在世界各地展出,發生了很多趣事。2007年,大黃鴨在法國聖納澤爾展出時,一位女性遊客因為急於跟大黃鴨照相而忘了給自己的汽車拉手剎,結果一不小心汽車掉進了海裏。
"鴨子艦隊"的漂流史是從1992年拉開序幕的。當時,一艘從中國出發的貨輪,打算穿越太平洋抵達美國華盛頓州的塔科馬港,但途中在國際換日線附近的海洋上遇到強烈風暴,一個裝滿29000隻浴盆玩具的貨櫃墜入了大海並破裂,裏面的黃色鴨子、藍色海龜和綠色青蛙漂浮到海面上,形成了一支龐大的"鴨子艦隊",從此隨波逐流。
大黃鴨設計師霍夫曼:"如果你問我的話,我會認為這是給成年人的,和孩子無關。它映射著我們的童年。那時候你沒有壓力,不需要考慮經濟問題,你可以自由玩耍,毫無負擔地做一個孩子。我認為這就是為什麼,大人們如此喜歡這只橡膠鴨。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它讓人們再度回想起那些美好時光。"
"大黃鴨"的原型,就是很多孩子洗澡時玩的橡皮鴨玩具。霍夫曼説,模樣可愛的橡皮鴨讓人很容易找回童年的美好記憶。"那時候的我們沒有那麼世故,面臨的生存環境也很輕鬆,只知道往前看。如今回想起來,全都是對無憂無慮的回憶。"他感慨地説,自己之所以要從玩具找靈感,就是想要保持一種年輕的狀態。
至於為什麼要把"大黃鴨"做得如此之大,霍夫曼的解釋是:"無論一個人身高有多高,我們在它面前都是很渺小的,可以平等地去看待。"他想用這只橡皮鴨提醒人們,關注那些平日裏忽視的空間,"你可以嘗試著再次認識它,包括'大黃鴨',也包括那些周圍的建築。"
最初,"萌"是日本動漫族之間的通用語,"萌"的對象特指動漫作品裏那些年幼、單純而漂亮的小女孩。後來,日本人"萌"的範圍擴大到一切美少女和美少男的形象,而且不再限于可愛、帥氣者。到最後,"萌"被人們用來形容一切能讓自己産生喜歡、傾倒、興奮或執著等感情的東西。只要你覺得什麼東西好,好得"打動人心",就可以來一句:"好萌啊!"有人説,"萌文化"是一種調味劑,從某種意義上説能給人們"減壓",讓他們對於枯燥、痛苦的事情一笑了之。
近年來,"萌文化"流行到了中國,還曾被提名為"2011年度流行詞"。不少學者感嘆如今年輕人的遣詞造句愛賣"萌",擔憂這樣一種遊戲心態:"80後、90後,怎麼就不想長大,甚至追求幼稚了呢?大概因為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寧願躲在大人的羽翼之下而不想直面社會競爭的殘酷。那些天真爛漫的網絡詞語會不會成為他們的安慰奶嘴?又會不會影響個人成長?"不過,也有學者指出,"萌"不是一種錯,"能不能讓'萌'發揮一些積極作用?比如堅持説真話的純真,對事情的發展總抱有美好願望,對世界、對社會、對身邊人則保持永遠的善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