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特約撰稿人:鄭秉文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 2013-03-14
老有所養,是一個人民群眾迫切關心的民生問題。3月5日,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繼續提高10%。過去10年,中國養老保障制度建設發展十分迅速。中國現代養老保險制度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不可靠到可靠,經歷了一個階梯式改革的快速發展歷程。
由於經濟社會二元結構、歷史遺産和國企改革等歷史條件,中國養老保障制度從一開始就是自下而上、作為國企改革配套措施和摸著石頭過河的産物,因此,城鄉之間、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沿海和內地之間,起步階段的制度設計存在較大差異性;不同的制度覆蓋不同的群體,不同的群體擁有不同的制度。
在過去的10年裏,尤其在過去的5年裏,社會保障制度實現了制度上的全覆蓋:新農保的建立打破了老農保的僵局,在短短2-3年裏便完成了全覆蓋的任務;城居保的建立時間比新農保還晚,但一起步便基本完成了全覆蓋的任務。至此,從理論上講,社會保障延伸到了廣闊的農村和城鎮居民,基本上完成了制度上的全覆蓋。與此同時,2009年底社保新政出臺,規定農民工作為一個流動性很強的特殊群體,可參加新農保或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而沒有單獨建立一個制度。這樣既避免了制度碎片化,又防止了待遇水平歧視的可能性。
20多年前,中國養老保障制度就確立起多層次的制度發展要求。城鄉基本養老保險作為第一支柱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養老保障作用。其中作為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越發顯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為第二支柱,雖然中國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建立於1991年,但直到2004年才與國際接軌,即2004年原勞動保障部頒布了兩個《試行辦法》為標誌,正式將企業補充保險確立為信託制完全積累型和完全市場化投資的企業年金制度。此後,企業年金制度發展步入正軌。2004年,全國參與企業年金的職工總數為703萬人,參加企業數量為2.24萬戶,企業年金基金規模為493億元。到2011年底,全國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為4.5萬戶,參加職工為1577萬人,企業年金基金規模達3570億元。
養老保障的第三支柱是商業養老保險。2010年,商業養老保險即人身保險業務收入已超過1萬億元,保險密度即人均保費將近800元;保險深度即保費收入佔GDP比重為2.65%。與發達國家相比,雖然中國養老保障第三支柱的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存在很大差距,但畢竟初露端倪,成為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中不可或缺重要一支。
從繳費型的社會保險制度來看,在過去10年裏,養老金水平不斷提高。在過去的10年裏城鎮職工養老金水平連續9年上調,每年上調10%,2002年城鎮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金月人均700元左右,2008年超過1000元,2013年接近1900元(作者估計)。城鄉低保支出規模不斷提高,2002年僅佔GDP的0.1%左右,2007年上升到0.15%,2012年又上升到0.25%;城鎮低保標準從2002年佔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5%提高到2012年的9%;農村低保受益人數從2002年的408萬人,激增到2012年的5341萬人,增加了12倍。
10年來,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迅速擴大:2002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不到1.2億人,其中參保職工9090萬人,離退休人員3333萬人;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覆蓋5500萬人;但截止2011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覆蓋面就上升到2.8億人,其中離退休人員6800萬人;新農保覆蓋3.3億人,其中實際領取待遇人數8500人;可以説,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已成為世界覆蓋人數最大的養老保險制度之一。
10年來,養老保險基金規模突飛猛進,全國範圍的社會保障物質載體發生了本根性變化:2002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餘額僅為1600億元,佔當年GDP的1.6%,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剛剛開始,還有實質積累;截止2011年底,養老保險基金高達1.95萬億元(不含新農保1200億),是10年前的12倍,佔GDP比重提高到4.1%。2002年老農保制度下基金積累總計才僅為259億元,但到2011年則高達1199億元。此外,做實個人賬戶試點的13個省份積累的賬戶基金已達2703億元。
作為重要戰略儲備的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2002年的資産總額僅為1200多億元,而2012年則超過萬億。
於是,如果加上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基金3570億元,上述三項養老資産合計已達3.4200萬億元,佔當年GDP的7%。
如果説10年前各級政府還在為國企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而四處籌措資金的話,那麼10年後的今天,養老保障制度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全社會考慮的則是如何對規模龐大的養老保險基金實現保值增值,防止貶值風險。
今天,我們正面臨著社保模式的選擇,正處於急需頂層設計的關鍵時刻。在經濟社會發生巨變的歷史時刻,養老保障收支規模一年一個樣,幾年一個臺階,養老保障制度模式的選題問題擺在案頭,迫在眉睫。
在過去的10年裏,中國人口老齡化形勢發展十分迅速:2004年60歲以上人口不到1.4億,佔總人口比重不到11%,但到2012年增加到1.9億,佔比超過14%。在未來幾十年裏,中國人口老齡化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根據聯合國的預測,中國人口老齡化將超過很多發達國家,到2030年60歲以上人口將超過3.4億人,佔總人口的24%;到2060年將達4.4億人,佔總人口比重將達37%,既高於北美,又高於歐洲,更遠遠高於亞、非、拉。可相比之下,我們養老保障制度卻非常年輕,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增長將逐漸進入穩態,不但年均10%的東亞速度成為歷史,而且年均7%的速度也必將成為歷史。
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毫無疑問,在養老保障制度建設上,從現在起我們就應該處理好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關係,群體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係,當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係,以科學態度、理性思維和憂患意識來對待養老保障制度的建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