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港學者讚揚國家宣傳片建議加入孔子元素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9日 03: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香港1月28日電 (吳冠雄)中國國家形象片最近在美國開播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香港傳播學者和資深電視製作人讚揚,這是中國對外公關的典範,他們亦為中國更好地展示形象提出建議。

  學者認為,形象片為世界提供了中國自己的聲音,並建議加入幽默等人性化元素;片中展現中國追求民主法制讓人很感動,希望能夠從西方較熟悉的孔子展現中國追求和諧的願望。

  時長60秒的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本月17日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另一個30秒版本則通過CNN滾動播出,片中集納了中國各個領域的知名人物。17分鐘的《角度篇》亦于25日在網絡上亮相,預計將在近期正式播出,該片呈現了更多普通中國人的面孔,多角度展示當代的中國。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廣播電視項目主任羅禮賢(Jim Laurie)來自美國。他認為,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向世界提供中國觀點是很好的。《人物篇》在紐約時代廣場播出是值得的,因為有很多美國人開始想要更多地認識中國。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馮應謙則認為,影片對中國人的形像是一個正面宣傳。他讚揚《角度篇》開頭介紹“我們是誰?”“我們在想什麼?”很好,而且拍得很人性化,有女性、小孩子等親情表述,容易讓普通百姓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在香港播出也可以增加港人的身份認同。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副教授郭忠實説,形象片的作用首先是去除誤解,另外也可以讓西方知道中國在做什麼。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體報道中國,常有刻板印象和價值觀判斷,中國的形象片則為這種一面之詞提供了自己的聲音。

  郭忠實早年曾在《中國日報》任職,他提出影片要小心“嚴肅有餘活潑不足”,因為美國人比較喜歡人性化的方式,如幽默,“先讓你笑,卸下武器”,比較容易達到效果。

  港大的羅禮賢有近40年的記者和電視新聞經驗,曾獲過艾美等多項國際獎項。他猜測《人物篇》的效果可能並不如預期,因為片中的很多形象美國人並不熟悉,只有成龍、姚明的知名度較高。他説,如果是他來製作這個形象片,可能會通過簡短地展示每個人的工作場面,以説明他對中國的貢獻。他直言自己十分挑剔,“(電視片)沒有動作的話,就成了精美的圖片,放在雜誌裏會更合適。”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李賴俊卿曾在美國生活18年。她認為本次的宣傳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如果宣傳著重展現中國實力,可能會造成誤解。影片如果從外國人較熟悉的孔子開始,表達中國追求和諧的願望,展現中國的韌度、包容和泱泱大國的氣度可能更好。

  另外,她從廣告學的角度分析,認為《人物篇》和《角度篇》缺乏明確的主題,《人物篇》出現“千手觀音”可能讓人聯想到印度,而《角度篇》話題較鬆散。比較起來,她對之前中國商務部的宣傳片《中國製造》印象深刻,認為拍得讓人看得舒服、自然,容易讓西方人産生共鳴。

  最後她提到,《角度篇》裏有很多普通人的畫面,有溫暖的笑容,特別是有農村基層選舉等畫面,展現中國追求法制、追求民主,這讓世界知道中國在進步,她看了也很感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