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2002-2011年東部地區進出口總額年均增21.2%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1日 2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11月1日電 商務部在其官網發佈了《十六大以來商務成就綜述之六:東部地區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報告指出,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東部地區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報告公佈的數據顯示, 2002-2011年,東部地區進出口總額從5721.9億美元提高到32224.4億美元,增長4.6倍,年均增長21.2%。

  以下為報告全文:

  十六大以來商務成就綜述之六:東部地區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東部地區(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等10個省、市)抓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契機,著力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式,著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著力實施“走出去”戰略,著力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一、著力推動貿易結構升級,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升

  2002-2011年,東部地區進出口總額從5721.9億美元提高到32224.4億美元,增長4.6倍,年均增長21.2%,佔全國比重一直保持在90%左右,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週期最長、速度最快、增速最穩定的時期。

  (一)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貿易發展加快。2002年以來,東部地區積極推動出口産業自主創新、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等,促進技術創新和科技研發,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2011年,東部地區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分別達9919.8億美元和5099.3億美元,與2002年相比,分別增長5.6倍和8.6倍;佔東部地區出口比重分別達59.3%和30.5%,比2002年分別提升8.9和12.6個百分點。東部地區積極發展與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新技術進口貿易。2011年,東部地區進口高新技術産品達4266.7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4.6倍。

  圖1:東部地區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出口統計

  (二)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一般貿易發展加快。東部地區抓住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化、信息技術革命推動全球産業價值鏈形成的良好機遇,改善加工貿易配套條件和增值能力,推動了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東部地區加工貿易佔其貿易總額的比重從2002年的51.6%下降到2011年的37.9%,並從簡單的組裝加工逐步向研發、設計、核心元器件製造、物流營銷等環節拓展,新的競爭優勢正在逐步形成。同時,東部地區一般貿易發展加快,貿易額從2002年的2317.7億美元提高到2011年的1.66億美元,增長6.1倍;佔東部地區貿易總額比重從2002年的40.5%提高到2011年的51.4%,提高了10.9個百分點。

  圖2:東部地區貿易性質比重變化對比

  (三)促進貿易主體進一步多元化,外資和民營企業外貿發展迅速。從經營主體性質來看,東部地區貿易主體多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進出口貿易取得了快速發展。2011年,東部地區外資企業進出口總額達1.7萬億美元,佔東部地區貿易總額的比重從2002年的36.0%提升至53.6%。2011年民營企業進出口達7726.6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了35.3倍,其中,僅廣東、浙江、江蘇三省民營企業出口在全國民營企業出口總額的比重達55%。

  圖3:2002、2011年東部地區進出口主體對比圖

  二、著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外資溢出效應明顯增強

  十六大以來,東部地區外商投資環境進一步優化,市場更加開放,産業配套能力日益提升,利用外資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1年底,東部地區外商直接投資企業達61.6萬家,佔全國比重為83.4%;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1.0萬億美元,佔全國比重為81.7%。

  (一)優化吸收外資結構,吸收外資大項目增多、第三産業比重提高。東部地區吸收外資主要涉及製造業、房地産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商務服務業。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服務業吸收外資比重逐步上升,外資項目規模不斷擴大。2011年超過1億美元的外商投資企業數達362個,比2002年增加205個。

  (二)外資溢出效應增強,推動科技創新、産業升級作用明顯提高。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的1600多家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絕大部分設在東部地區,比2002年翻了一番,研發、設計、物流等高端增值環節向我轉移的步伐明顯加快。2011年,高科技産業吸收外資金額達108.9億美元,大部分位於東部地區。

  (三)提升開發區發展水平,産業集聚效應明顯。截至2011年底,東部地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達66個,比2002年增加45個,區域佈局日益完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11年,東部地區的66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和進出口總額分別達28623.5億元和5908.7億美元,分別佔全國國家級開發區的比重為69.2%和89.6%,産業集聚效應明顯。

  (四)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吸收外資優勢進一步鞏固。十六大以來,我國不斷完善投資政策和體系,加強投資政策的引導和促進,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三次修訂實施。外商投資企業合同、章程格式化審批在北京等四省市開展試點,促進投資便利化。東部地區著力建設更加開放、透明的市場,投資環境明顯改善。

  三、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對外投資合作實現突破

  十六大以來,隨著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走出去”戰略加快推進,東部地區對外投資合作取得跨越式發展。

  (一)集群式“走出去”步伐加快,對外投資合作增勢強勁。東部地區集群式“走出去”步伐加快,目前對外投資對象國家和地區已經達到100多個。截至2011年底,已審批並正式運作的16個境外經貿合作區中,有13個是由東部省區的企業主導承建的。2011年,東部十省(市)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620.5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9.7倍,佔地方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73.1%。2011年東部地區對外承包工程累計完成營業額435.8億美元,是2002年的6.2倍。

  (二)全球産業佈局不斷優化,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東部地區通過建設境外營銷網絡和海外並購等方式,不斷擴大對外投資合作領域,積極向産業價值鏈的上下游延伸,全球産業佈局逐步優化,跨國經營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以浙江省為例,2011年經審核的境外營銷機構達509家,中方投資額21.7億美元;全省經核準的境外並購項目45個,並購額11.1億美元,民營企業實施海外並購居全國第一,涉及製造業、批發業、商務服務業等20多個行業。

  四、推動服務貿易發展,服務業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

  十六大以來,東部地區著力推動服務貿易發展,加快推進服務業國際化水平。

  (一)服務貿易發展加快。2011年東部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總額達3910.6億美元,佔全國服務貿易總額的93.3%。東部地區憑藉較好的産業基礎、區位優勢,打造服務外包城市集群和服務外包産業帶。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軟體、信息、通信等服務外包産業集聚優勢明顯,帶動了全國服務外包發展。

  圖4:2011年東部地區服務貿易情況

  (二)服務業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服務業領域已有金融、電信、建築、分銷等行業的104個部門對外資開放,接近發達國家108個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在《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框架機制下,服務業開放的程度進一步提升。目前向香港、澳門開放的服務領域達149個部門,佔世界貿易組織服務領域160個部門的93.1%。部分關鍵核心服務領域率先在廣東、上海、江蘇、福建等東部地區實施開放試點。

  五、加快重點區域開放,區域互動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東部地區作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的主體區域,憑藉較好的區位優勢、産業基礎,積極承接國際高端産業轉移,淘汰落後産業産能,形成了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優勢,産業價值鏈得以優化。依託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圈開放型經濟發展,東部地區充分發揮人才、技術、信息聚集優勢,初步形成了優勢互補、産業關聯、梯度發展的多層次産業圈和互動開放的區域經濟格局。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中心城市的全球競爭力大幅提高,浦東新區、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力度加大,區域輻射示範作用突出。

熱詞:

  • 東部地區
  • 進出口總額
  • 年均增長
  • 城市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