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商品房限購令即將到期 海口之後廣深表態將繼續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2日 06: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目前,讓開發商和投資者頭疼的樓市限購令沒有任何鬆動的跡象。

  12月7日,海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場處處長戴開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近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明確要求繼續執行“限購令”政策,海口市住建部門將嚴格執行,限購令不會“鬆綁”。

  原本,在全國46個執行限購令的城市中,有10個為這項政策規定了離場日期:12月31日。然而,根據一些城市最新的動向,這個日期應該已經作廢。繼海口市明確將繼續限購政策後,廣州、深圳也作出了同樣的表態。

  “相比其他調控措施,限購對我們的影響最大。我們已經做好準備明年一年要‘過冬’了。”一家規模頗大的房地産上市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受到限購政策的影響,該公司已經開始大幅降價出售在建的樓盤項目。而明年,公司計劃不再拿地、建設新項目了。

  由於限購政策的影響,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全國不少城市的樓市成交量持續低迷,有些城市的房價也開始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調。限購令是否依然是未來樓市的主旋律?

  限購令帶來一系列疲軟

  海口、廣州、深圳等3地已有明確態度延續限購令,但青島、石家莊等城市的態度比較模糊。這些城市的相關部門表示,限購政策是否延期需視國家宏觀政策而定。

  來自多家媒體的報道稱,住建部已在近日向各地喊話,要求延續樓市限購政策。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近日在一個論壇上表示,限購令年底到期後肯定還會繼續執行。

  不過,住建部至今並未就此公開表態。

  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臺“國十條實施細則”,其中提出,從5月1日起,北京家庭只能新購一套商品房,購房人在購買房屋時,還需要如實填寫一份《家庭成員情況申報表》,如果被發現提供虛假信息騙購住房的,將不予辦理房産證。這是全國首次提出的家庭購房套數“限購令”。

  在此之後,包括廣州、深圳、福州、廈門、上海等城市陸續出臺類似的限購政策,北京的限購政策也經歷了調整,成為所有限購城市中最為嚴厲的方案。今年7、8月間,限購政策還進一步擴容至部分二三線城市。

  限購令的出臺讓房地産業內大為震動,這相當於把購房資金擋在了門外,在不少房地産業內人士眼中,這是“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措施”。

  隨著限購令的執行,樓市的成交量開始逐漸下滑。到了今年10月,一些城市的房價開始出現變化。按照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首次出現環比下降。12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百城住宅均價環比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且降幅有所擴大,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0大城市住宅價格更是全部環比下降。

  “以北京的房價走勢為例,11月底12月初的新房價格相比今年7月最高點時,已經下跌21%,二手房則下滑了17%。”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告訴記者,到了年底,很多城市的房價都已經開始出現穩中有降的趨勢。限購令是導致這一變化的最根本原因。

  在11月中旬中國銀監會的一次會議上,相關官員的講話中提到,目前一線城市住房庫存量足以銷售一年。前三季度全國土地成交總體樓面價下降了15%,第三季度住宅用地成交面積同比下跌29%,底價成交或土地流拍屢見不鮮。

  有統計顯示,僅從11月1日到28日,全國35個重點城市中,土地流拍幅數達到115幅,較10月份所監測到的22幅流拍土地,增加了4倍多。而11月的土地流拍總建築面積達1550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95%;流拍土地出讓金額達436億元,環比增加308%。

  由此帶來的是土地財政收入的減少。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全國主要的130個城市總土地出讓金為1.18萬億元,而在2010年前11月,全國130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總額達到了1.7萬億元。今年前11月相比去年同期,土地出讓金減少了5200億元。

  不僅是樓市和土地市場出現變化,與樓市相關的若干行業也都開始出現萎縮,這其中,表現非常明顯的是平板玻璃。

  數據統計顯示,對玻璃的需求中有超過70%來自房地産業。

  而目前市場上普通平板玻璃的價格約為1300元/噸,比年初下降近三成,接近2008年的最低點。截至11月20日,國內玻璃行業停産24條生産線,冷修20條。

  在家電行業,需求疲軟也已經出現。

  有統計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空調庫存高達2500萬台,而8月底的庫存為1600萬台,已是2009年以來最高水平。格力、美的、海爾等一線空調品牌11月的産量比去年同期減少30%至40%,一些二線品牌11月同比減産40%~50%。

  作為空調上遊的銅管生産企業也開始降低開工率。相關調研數據顯示,由於下游産業需求不足,10月份國內銅管企業的開工率也回落至65%,是近兩年來的新低。

  這是一個連鎖反應。限購令箍住了樓市,樓市、土地降溫帶動上下游建材、傢具、家電等行業的疲軟。

  限購是否該延續

  對那些以房地産作為投資、投機的人來説,限購令無疑是財富增長的巨大障礙。而對那些普通收入、想要改善居住條件的人來説,限購令擋住了改善居住條件的道路。對那些還沒有買房的人來説,限購令並無影響,但這部分人群中,絕大部分卻缺少足夠的購房資金。

  就在限購令出臺的時候,社會上對這一政策也頗有不滿,認為這樣的措施是行政干預,影響了市場的自我調節。

  今年年初,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曾表示,限購令目前沒有停止的時間表。針對限購令和戶籍挂鉤不公平的觀點,姜偉新回應:“不合理的事情特別多,如果你能想到完全沒有副作用的辦法,我們願意採納。”

  今年夏天的一次會議上,住建部一位高層官員曾表示:知道大家對限購政策不滿,但我們已經沒有辦法了。

  “絕大部分城市都會延續限購政策,也應該延續這個政策。”胡景暉告訴記者,儘管限購是行政干預,但帶來了宏觀調控的有利結果,不少城市的房價已經開始出現鬆動。但相對購房人來説,房價回落的幅度依然不夠,房價還是在高位運行。這個時候如果政策掉頭,市場的泡沫就會緊隨其後。

  從胡景暉的觀點看,對限購這個政策也多少有些矛盾。一方面,他希望這個政策能延續,以保證房價的繼續調整,但另一方面,他又覺得北京的限購政策需要適當放鬆一點,以釋放部分合理的需求。

  “目前的房地産市場供求已經發生變化,成為供大於求的局面。如果適當放鬆一點限制,不僅可以釋放部分合理需求,也不會帶來房價的反彈。”胡景暉説,比如北京的限購政策,要求外地戶籍人群達到社保和個稅都連續繳納滿5年才有資格購房,這樣的要求太過嚴厲,能否改5年為3年,或者將連續5年改成累計5年。

  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樓市持續走弱,將不可避免地對整體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而在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看來,這樣的擔心沒有必要。

  曹遠征告訴記者,今年房地産宏觀調控除了限購之外,另一個特點就是1000萬套保障房的開工建設。如此大規模保障房的開工建設已經改變了房地産市場的建設格局,國家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最大的開發商。

  “房地産是會對整體經濟增長産生影響,但在政府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的情況下,如果出現房價回落影響經濟增長,政府就會加大建設力度,因此,不需要擔心樓市調控對整體經濟增長的影響。”曹遠征説。

  在曹遠征看來,目前房價還遠未出現大面積鬆動,限購政策還沒有到退出的時機。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房地産發展有兩個基本路徑,一個是加大保障,另一個責任限制投資。”中國房地産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房地産研究所陳國強説,限購就是限制投資的一個重要方法。如果有人説樓市調控會拖累整體經濟增長,那就是在為放鬆宏觀調控找理由。

  陳國強告訴記者,目前的形勢還不容許放鬆限購的政策。一方面,大多數城市都還沒有完成此次房地産宏觀調控的目標,另一方面,保障房的建設還需要時間。

  “中央對此是有估算,有準備的。通過限購政策先把一部分需求擋在門外,同時加大保障房的建設力度,等到保障房大量進入市場,就能夠分流許多住房需求,那個時候房地産市場的供求狀況、購房預期等都會發生變化。而現在,還需要時間。”陳國強説,雖然限購是一個短期的政策,但對短期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半年是短期,兩年也可以算是短期。

熱詞:

  • 房價走勢
  • 商品房
  • 成交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