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調查]再訪玉樹(20111119)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9日 22: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783F583E427B4986AB5B9D22C3025566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魏振:當時有這麼一個事情,就是我們的工人頭天晚上,把帳篷支好以後,第二天早上帳篷裏的肉不見了。第二天一看,很多狼走的痕跡,把肉給叼走了,這條件確實是非常艱苦的地方。

    記者:王省長,我們是這兩天在玉樹採訪了這麼多天,會覺得玉樹的重建,它有它自己非常特殊的這種特點,所以究竟玉樹的重建難在什麼地方?

    王令浚(青海省人民政府 副省長):玉樹是一個高海拔地區,是一個民族地區,是一個貧困地區,也是一個重點生態保護的地區,還有它遠離中心城市,最近的一個中心城市西寧離這裡850公里,所有的建材都要靠外來物資運輸。

    記者:對。

    王令浚:還有就是它的施工期非常短,這裡平均海拔在4200米,全年的平均溫度在零下2度,我們有些地方365天都要取暖的,所以這裡滿打滿算,一年的施工期也就有6個月,所以我們三年重建的任務,實際上也就是18個月 一年半,這就是它的難度之所在。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鬥志更高,這是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水電、中國建築等四家中央援建企業激勵自己的口號。玉樹災區的重建任務也主要由這四家央企和北京、遼寧兩省市來承擔,重建資金則主要來自國家財政。11月6日趕在上凍之前,中國中鐵援建的下拉秀鄉安居房完工了。

    記者:我們現在是在距離玉樹縣結古鎮80公里遠的下拉秀鎮,今天我們也來看一看,在這樣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援建項目進行得怎麼樣了?到這裡很明顯地可以看到:原來的災民就住在這樣的一個救災帳篷裏上面還寫著救災兩個字,打開看看裏面到底是什麼樣?剛才他們也告訴我們,由於新房已經建好了,所以現在這裡已經變成儲藏食品的地方了。但是也可以想象在這樣一個冰天雪地的天氣裏,在這樣一個帳篷裏過冬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滋味。幾步遠之外就是他們的新房,新房之外有兩個細節值得注意:首先是這樣一個水井,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即使在這樣一個寒冷的天氣裏仍然可以打出水來,這樣就可以不用到很遠的河裏去打水了。屋外還有這樣的一個小小的(太陽能)電池板,別看它小,但是可以滿足一家一戶的這種照明、看電視的需要了,現在就到屋裏去看一看,看看裏面到底是什麼樣。

    記者:謝謝,謝謝,屋裏很暖和,房子很漂亮。

    江才:他就説這個新房比起原來的舊房子震前的,現在又寬敞,又明亮,特別在保溫上面得到了很大提高,今年住在這個房子裏既開心又暖和。

    事實上,在下拉秀這樣偏遠的鄉村建安居房,工程造價要高出許多。據測算,災後重建期間,玉樹勞務市場實際用工平均每天160元,比震前上漲了一倍。大宗建材如鋼材,在西寧的價格是每噸4500元,運到結古鎮每噸成本增加850元,再運到下拉秀鄉這樣的周邊施工點,每噸就要增加1000元左右。

    記者:這樣的一個項目我想知道最後,你們來怎麼平衡?在這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之間。

    楊煜(中國中鐵玉樹災後重建現場指揮部 指揮長):因為我們是作為央企,央企應該説是咱們國家,算是共和國的兒子,共和國的長子,它有政治責任感,有社會責任。

    施工的難度不僅體現在自然環境,重建初期和業主的溝通也是一大障礙。29歲的韓海峰是中鐵建工玉樹援建指揮部二分部總工程師,負責玉樹扎西大同北統規自建房項目,他對此深有體會。

    韓海峰(中鐵建工玉樹援建指揮部二分部 總工程師):進來之後首先要清理廢墟,但是在清理廢墟的過程中,你還得保留他們每戶老百姓他們中間這個地的界限,你必須得給留著這個東西,讓他們能看得見,我們兩家的地界就從這兒分的,你不能把它全部清掉。為什麼呢?因為以後就要按照這上面。

    記者:原址上建?

    韓海峰:對,他院子是多大就多大,你不能就説是全部清平之後,他找不著他原來的標記了。

    施工和技術上的難度對於韓海峰而言是輕車熟路,最大的困擾還來自於業主們的個性要求,甚至他的九成工作量都是在開工之前協調各種關係。

    韓海峰:基本上是所有這個片區200多戶房子,每一戶房子只要老百姓一來,我都知道他的房子在哪兒,我都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他的房子在哪兒。

    記者:熟悉到這個程度了?

    韓海峰:對,因為每天跟這些老百姓打交道。

    施工單位根據業主的不同需求,一共設計了13種戶型。但小韓沒有想到,由於風俗習慣的原因,即便是一個衛生間的去留都能引起爭議。

    記者:記得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是怎麼表達他們那種不需要的那種情緒的?他們怎麼説的?

    韓海峰:像最早咱們的圖紙,衛生間的時候,你在這裡砌了一堵墻,他一看這是個衛生間,他問你這是什麼,我説這是衛生間,咱們就應該告訴他,然後老百姓就阻攔你不讓你砌。

    記者:多佔了面積了?

    韓海峰:對,他不需要這個。

    記者:那這樣一阻攔的話,等於施工就無法進行了?

    韓海峰:對,我們的施工就得停止,然後就得跟咱們建委會的去溝通,然後做工作,如果他實在不需要,那我只能把這個暫時先停下,因為一開始我們這個衛生間,咱們工程上講,砌磚的時候提前把隔墻的這個磚留出來,就害怕到最後老百姓接受新鮮的東西,這個又需要,如果説你不留這個,到最後返工起來是很麻煩的。

熱詞:

  • 新聞調查
  • 再訪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