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百年清華:清風明月顧毓琇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2日 1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清華大學百年華誕

顧毓琇研讀電機但同時在小説、戲劇、音樂、詩詞方面都表現出極高造詣。

  ■ 清華緣

  1932年秋,顧毓琇從中央大學回到母校,擔任電機系主任,次年初,成為清華工學院創院院長。1933年春,顧毓琇帶領清華工學院代北平軍分會張學良製造防毒面具八千具。

  一代通才顧毓琇,追隨文化巨人梁啟超,與趙元任、林徽因一起,貫通傳統與現代,融通人文與理工,成長為最具有文藝復興風味的一流人物。

  小説、戲劇、音樂、詩詞曲賦、佛學史、電機,從顧毓琇百歲生命中,流淌出來,一切都似清風明月,恰如其分,自然天成。

  而顧毓琇在清華任教的五年,更是他收穫頗豐的光榮歲月。他除了教書育人,還代表梅校長,參與營救文學院院長馮友蘭先生。

  顧毓琇的一生猶如一個傳奇。

  拜師梁任公寄情話劇

  無錫顧氏乃東林書社領袖顧憲成後裔,祖母是秦觀後裔,母親為王羲之後裔,按陳寅恪先生説法,顧氏具有極優美之家風。

  顧賡明老先生早逝,夫人王誦芬精打細算,教育有方,使七子女皆上大學,顧毓琦、顧毓琇、顧毓瑔、顧毓珍、顧毓瑞兄弟,一門五博士。

  顧毓琇與四弟顧毓珍,都曾在清華園讀書。顧毓琇總結清華求學歲月,“以參加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為最有意義。有機會拜梁任公先生為師,不勝欣幸!”

  20世紀20年代,酷嗜文藝的顧毓琇,寫小説,編戲劇,而成為文學研究會會員。顧氏擔任清華戲劇社社長,1922年創作的《孤鴻》四幕劇,發表于《小説月報》。

  1923年畢業之前,顧毓琇編完三幕劇《張約翰》,6月17日,由本級學友公演,好友梁實秋、吳文藻反串女演員,梁實秋穿著高跟鞋在舞臺上婀娜多姿的身影,令人噴飯。

  1923年8月17日,顧毓琇與舍友梁實秋、王化成、吳景超等八十一位清華學友,另有燕京謝婉瑩(冰心)、許地山三位同學,乘坐傑克遜號郵輪赴美。

  這船上承載著中國多少希望之星,吳文藻(社會學家、冰心丈夫)、梁思成、施嘉煬(顧毓琇之後的清華工學院院長)、鄧叔群(微生物學家)、孫立人(抗日英雄)。

  郵輪上,通過辦“海嘯”壁報,顧毓琇、梁實秋、冰心結為好友,而書獃子吳文藻,也得以結識矜持的冰心。在美國,還是顧毓琇牽線搭橋,使吳文藻、冰心收穫愛情。

  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科學的顧毓琇,依然保持對話劇的濃厚興趣,1925年顧毓琇編劇、聞一多置景的《琵琶記》在波士頓公演,蔡中郎由梁實秋扮演、趙五娘由謝文秋扮演,丞相由顧毓琇扮演,丞相之女由冰心扮演,轟動一時。

  顧氏回國後,也不忘編排戲劇,其中《古城烽火》、《岳飛》由國立劇專上演,在中國話劇史中,佔據重要席位。

  執教清華問鼎電機

  顧氏忙於編排戲劇的同時,並沒有荒疏學業,二十六歲,發明“顧氏變數”,成長為國際電機權威,並於1972年獲得電機工程界“蘭姆”金質獎。

  1932年秋,顧毓琇從中央大學回到母校,擔任電機系主任,次年初,成為清華工學院創院院長。顧毓琇住西院十六號,與楊武之、鄭之蕃、陳寅恪、聞一多為鄰。

  顧毓琇在清華時,還出版了《電機工程名詞》,參與創設中國電機工程師學會。同時他還要應對學生運動的複雜局面。可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從創建歷史來看,工學院在清華建立的時間,並不算早,但由於具有多學科的綜合優勢,匯集施嘉煬、陶葆楷、蔡方蔭、張澤熙、莊前鼎、劉仙洲等一批名師,具有很好的生長態勢。

  有位名叫“古城”的人士,曾于1936年發表《談談清華的工學院》,認為工學院教授的教學方法,是注入式的、填鴨式的,儘管評説有失偏頗,但不能否認工學院教授是嚴格認真的,工學院的學友在埋頭苦幹。

  研製軍品壯我士氣

  工程技術的發展,與民生福祉、國家利益,關涉甚大,這一點,以顧毓琇為代表的清華老輩先生,看得極為清楚。

  “古城”曾説道:“沒有與國家民族的經濟政治脫離關係的獨立教育,也沒有與國家民族的經濟政治脫離關係的專門技術人才。”

  1933年春,清華工學院代北平軍分會張學良製造防毒面具八千具。

  中國以前的防毒面具由意大利進口,但是,橡皮在寒冷氣候下容易開裂,而在抗戰前線,急需自製防毒面具,用橡皮布及洋鐵罐,壯我士氣。後清華又為綏遠傅作義將軍制一萬具,為百靈廟大捷貢獻殊多。

  顧毓琇先生創設無線電研究所和航空研究所,著眼點在學術獨立,陪同馮卡門博士和華敦德教授赴廬山,面見蔣介石,商議中國航空事業,可謂中國航空之里程碑事件。

  “七七事變”之後,顧毓琇為國難而奔走,兼任國立音樂院院長期間,確證三四八頻率為黃鐘的標準音,並將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翻譯為中文。

  顧毓琇後半生,在美國度過,他絲毫沒有“寓公”的哀婉淒涼,而是與維納一起,向自動控制理論發起進攻。顧毓琇永遠是那麼“新潮”,即使到了晚歲,也是如此。

  顧毓琇與才女王婉靖結婚,夫妻心胸開闊,心態平和,書畫娛情,顧毓琇得享百歲高齡,夫人也享一百零五歲。

 生卒年月:1902年12月-2002年9月

 

 籍貫:江蘇省無錫市

 

 執教清華:1932年-1950年

 

 學術成就:教育家、科學家、詩人、戲劇家、音樂家和佛學家

 詩曰

 亂世須兼文武身,

 研工研藝兩驚人;

 清風明月松方勁,

 隔代猶傳故事新。

□謝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