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 未來五年中國發展潛力巨大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5日 15: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

  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那麼,作出如此判斷是基於哪些考量?應該如何看待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對此作出分析解讀。

  我國仍屬發展中國家

  記者:您認為應該怎樣綜合判斷我國的國力以及面臨的形勢?

  馬建堂:目前,我國的經濟總量升至世界第二,主要農産品産量位居世界前列,製造業大國地位初步確立,貨物出口額躍居世界第一,可以説,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的經濟大國。這是13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正確領導下努力奮鬥、開拓進取的結果,值得為之自豪。但另一方面,我國人均水平還比較低,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地區發展差距偏大,經濟發展中還有諸多結構性矛盾有待解決,對此又要高度警醒。

  從發展的眼光看,我國實現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的道路仍然曲折。一方面,我國仍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另一方面,國際經濟發展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突出,而支持我國過去經濟高速發展的各方面優勢有可能逐步弱化。

  因此,全面看待我國的綜合實力就是要在認識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高的同時,必須牢記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徵沒有改變,屬於發展中國家的事實沒有改變,實現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轉變任重而道遠。

  未來五年面臨難得機遇

  記者:“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您認為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哪些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

  馬建堂:經過五年的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更加雄厚,有效緩解了我國經濟增長中的一些瓶頸制約,為“十二五”時期加快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特別要指出的是,我國仍處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未來五年的發展還有巨大的空間,這應該是“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最大優勢。

  首先,總體上看,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整體水平仍比較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將激發巨大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為我國經濟較快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其次,我國人均國內生産總值已超過4000美元,根據國際經驗,已經進入居民消費結構和産業結構快速升級的時期。服務業的比重和地位將不斷提高,高附加值和高技術産業比重將不斷上升,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節能環保、航空航天等新興産業將快速發展,創造出新的消費熱點和經濟增長點。

  第三,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等都蘊藏著巨大的需求和增長的潛力。2009年,我國每萬人鐵路、公路線路長度分別為0.6公里、28.9公里,而2007年美國每萬人鐵路、公路線路長度分別超過5公里、200公里。中國基礎設施不單純是量的擴張,將更加注重質和層次的提高。節能環保領域和“低碳經濟”還處於起步階段。公共教育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仍低於4.5%的世界平均水平。此外,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尚待完善,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方興未艾,發展潛力巨大。

  四大問題依然突出

  記者:《綱要》指出,“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您怎樣解讀這些問題?

  馬建堂:就國內環境而言,我認為主要面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和挑戰。

  一是我國人多地少,農田基礎設施儘管有了很大變化,但自然環境對農業影響仍然很大,農業科技還不夠發達。從未來看,糧食需求將繼續呈剛性增長,立足國內解決糧食需求是個必須實現又難度不小的任務。

  二是經濟結構不夠合理。首先是內需與外需、投資與消費失衡。其次是城鄉與區域發展還不夠協調。第三是産業結構不夠合理。2010年,我國服務業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43.0%,而中等收入國家服務業比重超過了50%。

  三是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強,産業競爭力較弱。2010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經費支出(R&D)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1.75%,明顯低於發達國家。2009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産業總産值佔製造業的比重僅為10%左右,部分重要産業領域的關鍵技術和産品還依賴進口。

  四是資源消耗過大,生態環境壓力加大。2009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僅佔世界總量的8.6%,而能源消費總量佔世界的19.5%。

  應從五個方面抓好落實

  記者:基於上述分析,您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採取措施,以實現“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馬建堂:《綱要》指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必須緊緊圍繞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統籌兼顧,改革創新,著力解決經濟社會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綱要》為我們明確了重大政策導向,我認為關鍵在於落實,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抓好落實。

  一是以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攻方向,推動經濟儘快走上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軌道。

  二是要下決心加快推進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消除影響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障礙。

  三是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大自主創新投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

  四是要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五是隨著宏觀調控面臨更加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必須不斷完善宏觀調控體系,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