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永不停息的民主脈動--透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民主本色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23: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段時間以來,面對食品安全重大隱患和事故不時發生的現象,公眾紛紛發出“誰能保障我們餐桌的安全”的疑問,強烈要求國家儘快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確保百姓能夠吃得放心。

  熾熱的民意,讓代表們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一份份承載著群眾期望的議案、建議,源源不斷地提交到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據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統計,十屆全國人大五年間,共有3000多人次的代表提出食品安全衛生方面的議案、建議,特別是2007年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提出相關議案、建議的代表就有1000名之多!

  群眾的強烈呼聲,促使國務院有關部門不斷加快法律起草步伐。2005年10月,事關食品安全源頭的農産品質量安全法草案提交審議,並於次年4月表決通過。但這部法律針對的只是農業初級産品,食品安全其他重要領域依然缺少有傚法律規範,人民群眾的呼聲依然急迫。

  2007年12月,歷經艱難曲折,食品安全法草案終於趕上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當年最後一次會議……

  社會保障是百姓生活的“安全網”,但因種種原因,作為我國社會保障領域基本法的社會保險法遲遲未能出臺。

  人民在期待,代表在督促。2009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姜健將一份長達一萬三千多字的議案提交給大會,要求儘快出臺實施社會保險法。為了撰寫這份議案,姜健多次深入城鎮、農村調研。

  “作為一名稱職的人大代表,寫進議案的應該是群眾關心、亟待解決的問題。”姜健這樣説。實際上,在20多年人大代表履職期間,姜健調研次數已近3000次之多!

  在各界滿含期待的目光中,2010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高票通過社會保險法。這部社保領域的綜合性大法,對社會保險制度作出全面規定,用法律為億萬群眾編織起一張“安全防護網”……

  60余載風雨兼程,共和國的立法進程波瀾壯闊——

  一部部反映億萬群眾意願的法律不斷誕生,一次次基層民聲上升為國家意志——這,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民主本色……

  由人民的深度參與完成——共和國的法律,是“問法於民”、匯集民智的結晶,體現出鮮明的人民特性

  徹底告別“朕即法律”的專制,奮力開闢“問法於民”、民主立法的人民共和國“鑄法之路”,這是新中國第一批立法者的歷史任命——

  曾經參加過1954年憲法起草輔助工作的許崇德,見證了這部根本大法誕生的全過程。當年的一件“小事”,讓年逾八旬的老人記憶猶新——

  1954年6月,憲法草案公佈,交付全民討論。當時中國南方發生百年一遇的水災,許多地方的人們在江堤上一邊抗洪,一邊抽時間討論憲法草案,並用防水油紙把討論記錄包好,準備送往北京。“公路被衝壞了,鐵路也不通,最後為了趕時間就用飛機送。用飛機送材料,在當時是非常不簡單的事情!”許崇德回憶説:“一捆捆用桐油紙包著的討論記錄送到我們手中,大家都非常感動。”

  歷時3月之久,1.5億人參加討論,提出意見138萬條……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首開全民參與、民主立法的時代風氣,永遠載入了中國立法史冊。

  充分聽取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共和國第一代立法者開創的優良傳統,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得到繼承、弘揚。這是20世紀80年代,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向社會全文公佈、廣泛徵求意見的法律草案清單——

  1982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公佈憲法修改草案,交付全國人民討論。全國80%左右的成年公民參加討論,僅貴州省就有46000多名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參加了2200多次座談會。許多重要的合理的意見都得到採納,具體規定作了許多補充和修改,共計近百處。

  1988年1月,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草案向全社會公佈,社會各界提出的許多意見和建議被吸收。

  同年11月,行政訴訟法草案向社會公佈,並根據各方面提出的意見作了較多修改和補充。

  1988年4月,公佈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歷時5個月;次年2月公佈基本法草案,徵求意見歷時8個月。僅第一次就作了100多處修改……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繼續堅持開門立法,廣泛徵詢各方意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合同法、婚姻法……一批重要法律在吸納全社會意見基礎上先後出臺。

  十屆全國人大以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秉承開門立法的優良傳統,更加廣泛的基層群眾以極大熱情,有序參與到立法工作當中——

  “有恒産者有恒心。”物權立法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2005年8月,物權法草案公開徵求到1萬多件意見建議,其中一封盲文來信引起立法工作機構的高度重視:

  “物權法草案公佈後,在親友的幫助下,我全文閱讀了法律草案,認為有需要修改之處,現致信你們提出修改意見……”作為一名視障患者,山東濱州的孫東在來信裏就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不動産登記等問題提出15條具體意見……

  勞動合同立法關係億萬勞動者的切身利益。2006年3月20日,勞動合同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立法意見和建議源源不斷地匯集到北京。短短1個月時間裏,立法工作機構共收到各地群眾的立法建議191849件,創下了全國人大立法史上的新紀錄……

  真正的匯集民智、“問法於民”,意味著立法者不僅要廣泛徵求意見,更要認真對待每一條意見建議,盡可能加以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