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6日 1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全會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規劃指導思想、工作重點和發展目標中,都突出強調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多方面的明確要求,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人民生活的關懷,充分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意義十分重大。

  執政為民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政治品格,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讓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當前,我國經濟總量已居全球前列,以工業化、城鎮化為重點的現代化建設生機勃勃,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但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沒有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徵沒有變。

  目前,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在世界210個國家和地區中仍處於百位之後,一些農村和邊遠地區經濟社會面貌還很落後,農村還有3597萬貧困人口,城市還有2347萬最低生活保障人口,看病難、上學難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與此同時,還面臨著貧富差距擴大、勞動者報酬偏低、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健全等問題。這些問題説明,我國消除貧困、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任務十分繁重。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是黨中央立足當前、謀劃長遠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的福祉。同時,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會推動經濟發展。人是生産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進步的根本動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只有依靠人民,才會擁有不竭的強大動力。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國家各項事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時刻維護和發展群眾利益,才能使黨和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從而調動起一切積極因素自覺投身現代化建設,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成為億萬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人民群眾對衣食住行、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環境等方面的質量要求會更高,多樣化、多層次的公共服務需求將全面快速增長。無論是我們黨執政為民的政治品格還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都要求我們在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過程中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重視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更好地為改善民生服務。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順應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時代要求。擴大國內需求,合理引導居民消費轉型升級,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而要擴大內需,除了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在居民現有消費能力基礎上挖掘潛力外,還必須相應提高居民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採取提高職工最低工資標準、養老金標準、“家電下鄉”“汽車下鄉”以及發放居民消費券等方式的效果證明,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方式轉變的必要舉措。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使為城鄉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成為政府重要職責,做到在不同階段提供具有不同標準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務,包括全體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機會均等、結果大體相等,同時尊重社會成員的自由選擇權,維護人民的民主權利。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正義,合理調整收入分配結構。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更加積極地支持創業的同時,努力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強調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調控作用的同時,重視政府對初次分配的調節作用,加大規範市場行為的力度,促進勞動關係和諧。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社會保障推進力度,進一步擴大覆蓋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年來,我國社會保障發展很快,今後要進一步加大投入,使基本社會保障實現城鄉全覆蓋,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億萬人民。要下大力氣抓好事關群眾基本生活需求的工程項目,民生建設的投資無論是增長速度還是在經濟建設投入中所佔的比例,都應當有明顯提高。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進一步加快教育事業和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上學難”“看病難”是當前的民生熱點,也是民生難點。要在推進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方向的體制機制改革的同時,堅持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確保政府為城鄉居民提供基本的教育、醫療衛生服務,鼓勵社會力量辦學,鼓勵社會資本以更多形式舉辦醫療機構。要更好地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問需於民,依靠人民群眾解決改革發展中的難題。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相信,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項保障和改善民生新舉措,順應了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必將惠及億萬群眾。

(責任編輯:杜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