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思想的力量——上海世博會魅力盤點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8日 23: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10月8日電 記者車玉明、韓潔

  開幕160多天來,上海世博會在黃浦江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磁場",持續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超過6000萬海內外參觀者流連于上海世博園,在5.28平方公里的濃縮世界裏,感嘆人類文明發展與交融所創造的偉大奇跡,感知面對可持續發展這一世界性難題時所迸發的空前智慧,感悟上海世博會所展現出的無盡魅力。

  從遠古城鎮到現代都市,人類文明的進步與交流讓世界如此精彩

  5月初,剛剛開幕不久的上海世博園裏,記者曾看到這樣的一幕:6歲的美籍華裔男孩克裏斯托弗每參觀一個國家館,都要讓媽媽幫他在手中的地圖上找到這個國家。"世博會像個舞臺,孩子在這裡可以看到整個世界的精彩。"這位媽媽説。

  是的,穿行在世博園區,就仿佛坐上了時空列車,時而在中國宋代繁華街市中聆聽商販高聲叫賣,時而在古希臘觀看祭祀酒神慶典的火熱表演,時而又來到古非洲,跟隨"露西"探尋人類最早祖先的艱辛生活……

  世博會是薈萃人類文明成果的盛會,作為多元文化展示的平臺恢弘而亮麗。從第一屆世博會英國向全世界展示其先進的工業技術,到此次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159年的歷史中,世博會一直都是多元文化交流與科技體驗的盛會。雖然,現代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全世界的交流越來越通暢便捷,但親臨現場體驗世博會的特殊魅力仍然無法代替。

  從首次離開丹麥的"小美人魚"到中國的敦煌壁畫,每一件珍貴展品都是世界文明的一朵奇葩。從沙特阿拉伯的"月亮船"到英國的"種子聖殿",每一個國家館建築本身就是值得珍藏的一件瑰寶。

  象徵美洲古印第安文明的30多件珍貴文物,不但是第一次來到上海,其中很多還是第一次離開墨西哥。當人們在墨西哥國家館看到代表阿茲特克文化的砂岩雕刻——高近4米的"羽蛇神艾卡特"石碑,或者是約5000年前瑪雅時代的"身披羽毛人物版畫"石板雕刻,不能不驚嘆古代美洲的輝煌文明。

  同樣,那些風格迥異的各民族文藝演出,總能讓人沉浸於世界文化多樣性的美妙意境之中。

  由14個村落組成的南太平洋島國紐埃帶來了傳統舞蹈,歷史悠久的所羅門群島人吹起了古老的排簫,美麗的薩摩亞少女跳起了優雅的"濕婆舞"。"上海世博會為我們提供了極好的展示南太島國傳統文化的機會。"來自薩摩亞旅遊局的克萊默特圖拉説。

  "非洲的微笑,從遠古到現代;人類的文明,從非洲到世界。"走進面積最大的聯合館——非洲館,40多朵"非洲之花"熱情綻放,馬裏的樂隊,埃塞俄比亞的歌舞,那歡快的手鼓和熱力四射的舞蹈令很多參觀者流連忘返。

  2010年上海世博會恰好趕上了聯合國"國際文化和諧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説,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拉近了各國和人民之間的聯絡。"上海無疑是展示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最佳舞臺,在全球化日益凸顯的今天,文化的多樣性將成為一支促進和平的力量。"

  的確,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點。解決氣候變暖、國際金融危機、能源和糧食安全等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重大問題,更離不開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和合作。

  古希臘先哲亞裏士多德説:"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城市,更是人類放飛更高文明夢想的地方。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上海世博會主題寄託著人類對未來的美好願景——

  在未來,文明多樣性將成為人類共識,而非爭端的根源;

  在未來,人們將鼓勵跨文化交流,促進人類的共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