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34封入學通知書背後的公民信息安全隱憂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5日 02: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許多學生高考後都盼著能收到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而廣東順德考生小梁卻因為眾多的高考錄取通知書而煩惱。整整一個暑假,小梁家裏的信箱陸陸續續收到34封入學通知書,關於入學的手機短信、電話更是數不勝數。(8月24日《廣州日報》)

  服務到家或許能算是好事,問題是並非所有人都需要這樣的服務。比如,有的服務就令人煩不勝煩:前腳在售樓處簽了一套房子,後腳就有人打電話問要不要裝修;剛剛生了孩子出院回家,緊接著就有人上門推薦全套服務——某品牌奶粉、護工介紹、胎毛筆製作;就連我這樣的待著名評論員,也能不斷收到來自不同單位的“出書”邀請……

  “整整一個暑假,小梁家裏的信箱陸陸續續收到34封入學通知書,關於入學的手機短信、電話更是數不勝數。”面對眾多學校的爭搶,小梁同學為何高興不起來?道理很簡單:小梁有自知自明,她曉得天上不會掉餡餅——虛假的入學通知書,明擺著就是騙人的。而換個角度琢磨,要是小梁以及她的家人不具辨別是非真假的能力或者一時被“榮耀”衝昏了頭腦呢?

  來歷不明的入學通知書,不是陷阱就是圈套。如果輕信這些入學通知書而放棄正規的錄取通知書,經濟上的損失不説,耽誤了考生前程才是最關鍵的。前些年曾有報道説,某“大學”數百畢業生因拿不到招生簡章承諾的畢業證書而“鬧事”。

  招生亂象深處是某些辦學機構的急功近利。事實上,在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普遍不景氣的當前,非學歷教育的培訓機構未必就是死路一條。如果辦出了學歷教育沒有的特色,傳授了學歷教育沒有的技能,那麼還怕沒有生源嗎?而渾水摸魚、趁“亂”打劫,用非常規的方式招生,顯然是在飲鴆止渴、漏脯充饑。

  今年,一些普通高校的大專招生遭遇了滑鐵盧,那些實力相差甚遠的非學歷培訓機構生源逐漸枯竭也在意料之中了。招不上生也就意味著一些學校即將面臨關門大吉的命運,於是絞盡腦汁想辦法便不難理解。誠然,絞盡腦汁想辦法招生沒有錯,錯就錯在不擇手段,而這個不擇手段也恰恰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

  34封入學通知書曝光的是其背後的公民信息安全隱憂。姓名、性別、年齡、家庭地址、電話號碼等,這些信息屬於公民隱私,除了法律規定的外,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無論提供者還是使用者未經授權都涉嫌侵權。那麼,到底是誰動了我的信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