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大學生暑期實踐低齡化 高中畢業便加入實習大軍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4日 15: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濟南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為給自己增加就業擇業的“籌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利用暑假期間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實習生低齡化趨勢明顯。仰起青澀的臉龐,扮演著介乎學生與社會人之間的角色,這個夏天,他們收穫幾何?

  “實習要趁早”

  從自己租住的房子到實習單位間的距離用公交車來衡量有11站,再穿過一條200米長的小巷。每天早晨,開學就要上大二的金融專業學生張雪都用步履重復著這段路程。從進入大學讀書開始,張雪就風風火火地開始了自己的社會實踐之路。一開始,她從校內海報欄上找到一份發傳單的工作,很快,她認為這種技術含量不高的實踐活動對自己幫助不大,於是通過老師介紹,來到一傢俬企幫忙。“就業那麼難,實習要趁早,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吧。”

  像張雪一樣,在就業壓力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低齡實習生提前走進職場體驗。在一家新聞單位工作的殷小姐告訴記者,今年暑假期間單位來的實習生特別多,她一人就帶了3人。幾年前,實習還基本是大三大四學生考慮的問題,如今不僅大一大二開始實習稀鬆平常,一些單位還迎來了剛剛高中畢業的實習生。

  有人“添籌碼” 有人“打醬油”

  今年,山東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小張順利進入了心儀的某省級媒體,回憶起自己早年的實習生涯,她認為這對自己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起到巨大的作用。大學四年,她在紙媒、網媒、電視臺摸爬滾打了一個遍。大夏天頂著七八月的日頭四處奔波,汗珠子像雨點一樣,永遠擦不幹;頭一次去外地出差,帶的機器不會用,還必須得迅速摸索透;從一開始坐在辦公室一週憋不出稿子,到自己能獨立完成任務——— 小張説,從低年級開始的實習讓她提前接觸社會,對未來的職業有了明確定位。

  然而,雖然不少學生都抱著一腔熱情,但一些用人單位卻對這些低齡暑期工不感冒。“我又要記賬,又要整理資料,忙得不得了,身邊的實習生卻在刷網頁、玩遊戲。讓他統計個數據,錯誤百齣,還得自己收拾殘局。”在銀行工作的鄧小姐抱怨。與此同時,部分接受採訪的學生卻委屈地表示,暑期實踐成了“打醬油”,沒學到啥東西,只能幹坐著上網。

  放平心態 珍惜機會

  “學生實習期間要積極主動,不要被動等待。”某私企負責人力資源的焦先生對此點評道,用人單位對一些低齡暑期社會實踐者熱情不高,因為學生還沒有經過學校系統的素質培訓,社會實踐的時間又短,往往花上幾個星期訓練好了,學生又要回學校了。同時,一些低齡實習生目標真正明確的並不多,主動性較差,有的是被家長“逼”著實習,有的是看到同學都去了,覺得自己不能落後,還有的根本是為了一紙實習鑒定,造成了實習變成“打醬油”。

  他建議,學生社會實踐應該放平心態,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實習生,因為實習期間不僅是培養專業素養,更是教會了學生怎樣融入社會、為人處世的道理,而單位要考慮責任、效益,很多工作不會一開始便貿然交給年輕的實習生做,這種時候就要通過自己的表現被大家認可,才能在短暫的實習機會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劉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