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圖表: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從5個方面解決“三農”新問題。新華社發
4月6日,濟南長清區燕莊村農民在麥田裏引水灌溉。據悉,為保障春耕備耕用水,截至目前,山東已引黃河水19.19億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沿黃地區春灌用水。 新華社記者 朱崢攝
新華網北京5月2日電 題: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飛夢想——從新世紀七個中央一號文件看“三農”發展
記者車玉明、王立彬、董峻
50多歲的汪海山看著眼前被白雪覆蓋的黑土地,神情有些黯然。
“今年春天起碼比往年晚到了半個月。”這位種了大半輩子莊稼的遼寧省撫順縣邱家村農民説,“但願今年的天氣不會影響玉米下種。”
讓汪海山感到安慰的是,這場雪後不到一個星期,國務院就針對今年農業災害多發重發的形勢,研究部署了進一步扶持農業生産的政策措施。
4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已經確定的強農惠農政策基礎上,採取更有針對性、更有力的措施,保障春耕生産順利進行。
農業是經濟社會全局發展的基礎支撐。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的這些措施,對於實現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要在連續六年增産增收的基礎上確保糧食生産不滑坡、農民收入不徘徊、農村發展好形勢不逆轉,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繼續提供有力支撐,意義重大。
突出重中之重,強化農業基礎。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是2004年以來中央發佈的第七個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一號文件。從基本要求、基本方略到基本判斷,從基本方針到基本任務,七個中央一號文件把統籌城鄉發展新理念化作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劃時代意義的制度安排。
七個中央一號文件貫穿一個主題:始終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
回顧歷史,1978年發端于農村的改革開放大潮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産積極性,農業生産持續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世紀之交,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進入了糧食等主要農産品從長期短缺到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餘新階段。但幾乎同一時期,工業化、城鎮化的“快車”從農村帶走大量資源:土地、資金、勞動力……糧食生産出現徘徊、農民增收陷入困境。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大量事實一再表明,農業仍然是我國整個國民經濟最薄弱的環節。
在這個關鍵時刻,2003年初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給廣袤的田野帶來了春的信息,胡錦濤總書記在會上明確指出:
——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最繁重、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
——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們注意到,“最繁重”“最艱巨”“重中之重”這些詞語,預示著我們黨對“三農”工作認識的新飛躍——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百廢待興,農業和工業在“一五計劃”中被確定為“國民經濟的兩個主要部門”。後來,我們長期堅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一原則。
隨著時代的變遷,“重中之重”把“三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正是在“重中之重”這一基本要求的指導下,2004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公佈。中央一號文件在時隔18年後重新鎖定“三農”,拉開了新時期重農、強農、惠農宏偉篇章的序幕。
“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一手減免農業稅收、一手直接補貼農民等措施,效果立竿見影,當年增産糧食775億斤,成為我國歷史上糧食增産最多的一年。”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對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記憶猶新。
方位決定方略。“重中之重”的基本定位,成為新時期七個中央一號文件的根本指針。從這裡,新時期的“三農”工作,開啟了歷史性的新航程——
這是一個亙古未有的歷史壯舉。史載,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徵收了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隨著幾個中央一號文件,終於在2006年畫上了句號。
這是一個由“取”向“予”的偉大轉折。短短幾年間,從糧食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到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公共財政的燦爛陽光開始普照農民的生産生活。
這是一個增強活力的生動實踐。從全面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到農村稅費改革,從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到扶持農業産業化經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極大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增添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三農”政策措施支持下,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呈現出歷史少有的好局面。
——糧食生産多年來“兩增一減”或“兩增一平”的規律被打破,到2009年已實現連續6年增産。
——6年間,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年增長7.7%以上,絕對額將近翻一番。
把農業作為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産業,把農村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是七個中央一號文件一以貫之的主線。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過去的6年,是我國農民得實惠最多、農業農村發展最順利、農村黨群幹群關係最和諧的時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