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嘹亮的抗戰歌聲 偉大的民族精神

中國新聞解放軍報 2015年08月28日 13:4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松花江上

   大刀進行曲

   遊擊隊歌

   救亡進行曲

  歌聲,能喚起人們的記憶,打開思緒的閘門,或歡愉,或悲愴,或激情飛揚。然而,有一種歌聲,裹著血雨腥風,蘸著鐵血烽火,烙著民族的傷痕,從億萬人的胸腔發出不屈的吶喊,那就是70年前中國人民為民族存亡而傳唱的抗戰歌曲。今天聽來,它們依然如滾滾沉雷從天際傳來,猶如民族奮進的催征戰歌!值此,我們將“嘹亮的抗戰歌聲”活動所推薦的30首抗戰歌曲分期刊登和介紹。

  一首不朽的戰鬥性悲歌

  歌曲《松花江上》創作于1936年11月。當年我國東北已淪亡,大批難民和青年學生流亡到關內各地。作者張寒暉當時正在西安二中教書,他看到流亡到西安的難民,他們有家不能歸,有仇不能報,滿懷著悲憤,卻無處傾訴。張寒暉的心靈受到極大震撼。又恰在這時,他接到一位在東北軍做地下工作的同鄉送來的《東望》雜誌,是東北軍為紀念“九一八”事變五週年而出的專刊,專刊的封面上有東北軍愛國將領王以哲將軍的題詞:“我們何時能返回那美麗的田園?何時能慰我們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時能救我親愛的父老兄弟姐妹于水火之中?”張寒暉再次被深深感動,他夜不能寐,流著眼淚寫出了這首感人肺腑的獨唱《松花江上》。曲成後,他先教二中的學生們唱,後來傳到東北的學生隊裏,不久就傳遍東北軍,傳遍西安城,以致全國各地都可以聽到《松花江上》的歌聲。一首不朽的戰鬥性的悲歌就是這樣誕生,並流傳下來!

  這首歌以帶尾聲的二部曲式的結構寫成。它的第一部分由兩個基本重復的長樂句組成,節奏緩慢,音調悠長,深沉哀怨,但卻並不絕望地哭訴著東北故鄉的富饒及敵人佔領後人們被迫背井離鄉時的痛苦心情。第二部分則是對流亡他鄉後的悲苦情景的傾訴和敘述。而它的尾聲則是全曲的高潮。以深沉悲憤的感情,傾吐出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似哭訴、似呼號,但卻充滿著內在的力量和勝利的希望。

  這首歌創作于1936年的下半年,據張寒暉説,當時他是將北方婦女上墳時哭丈夫、哭兒子的那種哭聲,變成《松花江上》的曲調的。可見他寫這首歌時是強調突出悲傷的情緒,要人們流著眼淚去報仇雪恨,去奪回“可愛的家鄉”。

  在抗日戰爭初期,作曲家劉雪底曾把他從上海到香港流亡途中譜寫的《離家》《上前線》(均為江陵作詞)兩首歌,與《松花江上》連在一起公開發表,題名為《流亡三部曲》,在全國各地廣泛傳唱,成為我國抗戰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周恩來在1937年12月31日寫的《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和任務》一文中曾寫道:“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傷心的人們斷腸。”可見這首歌在那個苦難的年代,發揮了多麼巨大的鼓舞作用。這首歌至今傳唱不衰,更顯示了它巨大的藝術生命力。

  家鄉在敵人鐵蹄下踐踏的歷史早已過去,“可愛的家鄉”也早已從敵人手中奪回。然而,這首歌卻以深刻的內涵和悲壯的呼號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過去的歷史,更要珍愛今天的祖國和家鄉。

  戰鬥的吶喊 時代的吼聲

  周鋼鳴作詞、孫慎作曲的《救亡進行曲》,是“左翼音樂運動”和救亡歌咏運動初期出現的優秀抗日歌曲之一,創作于1935年。

  東北淪陷後,1935年日本侵略者又逼近華北,北京學生舉行了有名的“一二·九”運動,要求停止內戰,實行抗日,在全國掀起愛國救亡運動的新高潮。《救亡進行曲》正是在這樣的形勢下産生,並很快成為救亡歌咏運動中傳唱最廣的歌曲之一。歌曲採用進行曲形式,易上口,受群眾熱愛,是抗日救亡歌咏運動中具代表性歌曲之一。此歌被電影《青春之歌》選為插曲,由作曲家瞿希賢改編為四部合唱。

  孫慎:作曲家,浙江鎮海人,從1935年起先後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詞曲作者聯誼會等進步團體,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歌咏運動,並創作了不少歌曲。建國後任音樂出版社總編輯、社長,《人民音樂》主編,人民音樂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音樂家協會秘書長、副主席。代表作有《春耕歌》《民主是哪樣》等。

  周鋼鳴的歌詞可以説句句都是響亮的口號,且長短不一。它的曲調也以號角般的“1、3、5”為骨幹音構成旋律,且以連續的附點音符和進行曲節奏為特徵,因此更加堅實有力,慷慨激昂,恰似時代的吼聲、戰鬥的吶喊,以鮮明的音樂形象給人以鼓舞。《救亡進行曲》雖以三部性結構寫成,但卻採用了單一形象的單一主題,因此更顯得集中、精練。這首歌創作出來之後,迅速在全國流傳開來。據當時的報紙報道:1936年北平舉行“一二·九”運動週年紀念會時,曾有5000人齊聲高唱《救亡進行曲》。

  鋻於《救亡進行曲》的巨大影響,電影《青春之歌》在拍攝時曾徵得作者同意,由作曲家瞿希賢把這首歌改編為混聲合唱,用在影片將近結束時群眾與軍警搏鬥的場面,真實地再現了當年的鬥爭情景。

  獻給二十九軍大刀隊的兄弟們

  《大刀進行曲》是一首著名的抗日救亡歌曲,由麥新作詞作曲,誕生於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

  當時,在上海參加救亡歌咏運動的麥新,深受全國軍民抗戰熱情的激勵,又聽到駐守在長城腳下的二十九軍組織起大刀隊與敵人拼殺的事跡,遂寫出這首歌,並在初發時曾題“獻給二十九軍大刀隊”,原詞中也有“二十九軍的弟兄們”(後改為“全國武裝的弟兄們”)。由於這首歌曲歌詞簡練,情緒激昂,真實準確地反映了當時人們殺敵愛國的思想感情,所以很快就在群眾中廣泛傳唱,被稱之為“一把砍向日寇的大刀”。

  有趣的是,在傳唱的過程中,人民群眾成了這首歌的修改者。在原曲中,“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一句開始是一拍一個音,而群眾則把它唱成了切分節奏。麥新認為“還是群眾唱得對,一開始用切分音符更能表達對敵人的無比仇恨”,隨即按群眾唱的切分節奏定譜。這種切分節奏與這首歌的結尾“看準那敵人,把它消滅!把它消滅!衝啊”的切分節奏形成首尾呼應,使之既完整統一,又別具特色。它以嚴謹的結構和富於動力的節奏,直率的情感和粗獷的氣勢,生動地表現了當時中國人民奮起抗戰的英雄形象。因此,幾十年來一直傳唱不衰,成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頗有影響的歌曲作品之一。今天人們唱起它,不僅能使人聯想到當時的情景,也能給我們以愛國主義的教育和鼓舞。

  藝術化表現遊擊健兒的形象

  賀綠汀的代表作《遊擊隊歌》,是中國現代音樂史上頗有影響的一首優秀的群眾歌曲,創作于1937年。

  當時賀綠汀隨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員劇團一隊,沿鐵路線北上,到達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山西臨汾一帶活動。遊擊隊員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深深地感染了他。賀綠汀下定決心寫一首歌,把當時的政治形勢、抗日戰爭的戰略戰術用具體的藝術形象表現出來,而不是在歌詞中塞滿了軍事術語或政治口號。於是,他寫下了這首《遊擊隊歌》。“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道出的是要練好射擊本領,節省子彈等意義。“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就是説我們必須從敵人那裏取得武器和給養。

  這首歌1937年在山西洪洞縣的高莊由作者親自指揮首演。為了表現遊擊健兒們輕鬆愉快、機動靈活的風貌,作者還特請歐陽山尊以口哨伴奏,更為這首歌增添了光彩。1938年5月,在武漢為悼念作者的老師黃自所舉行的音樂會上,又被改編為四部合唱。此後,這首歌就開始在國內外廣為傳唱。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