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歷史娛樂視頻圖片評論

回到延安 70年後再度唱響《黃河大合唱》有何時代意義?

央視網報央視網 2015年08月08日 11:0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甲鑄 實習生 白陽)一部音樂作品在誕生76年之後,為何屢屢被海內外華人不斷唱響?抗戰勝利70週年之際,我們為什麼要再次重唱這首偉大的聲樂作品?

  8月7日下午,延安魯藝文化園內,網絡眾籌《黃河大合唱》活動在《黃河大合唱》的誕生地——革命聖地延安唱響。魯藝文化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劉妮接受了央視網記者專訪。

  1939年2月,詩人光未然隨抗戰演劇三隊來到延安,他在途經壺口瀑布時為其壯美的景色而震撼,從而寫出了詩篇《黃河吟》。他在延安朗誦此詩時,觸發了時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冼星海的創作靈感,此後六天,冼星海忘我創作中,成功完成譜曲。4月13日《黃河大合唱》首次公演,全場為之轟動。

  創作《黃河大合唱》時,冼星海正在延安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那麼,魯迅藝術學院在抗戰時期發揮的是怎樣一種作用呢?

  “魯藝在抗戰文藝的地位不僅僅是一所學校,更是中國共産黨領導抗戰文藝的一個堡壘和中心。毛主席高瞻遠矚用魯迅的名字來命名,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導向,他是新文化的舵手,就像一桿紅旗。魯藝先後創辦了6期,本部培養了1000多人,它緊密和抗戰結合,抗戰需要什麼,就培養什麼人才,在當時它有著明顯地輻射作用,輻射了整個陜甘寧邊區,輻射了晉察冀根據地,輻射了全國的抗日根據地。延安的一部作品會迅速地到各個根據地去演,包括國統區的舞臺上,魯藝就是延安文藝的一部大旗。”劉妮介紹。

  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中國共産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大量的愛國人士,進步青年進入延安。劉妮介紹,就是在這個時期,冼星海來到了延安。

  作為南方出生並在法國長期留學的進步青年,到延安之後,惡劣的環境和艱苦的物質條件沒有難到冼星海。當時正值延安物資匱乏的困難時期,冼星海也會拿起鋤頭去田裏開荒種田。

  “他因為了這樣的經歷,這樣的激情,所以他的第一個大合唱作品是《生産大合唱》,之後和光未然合作,創作了黃河大合唱。”劉妮介紹。

  1939年春天《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之後,傳播非常快,傳到抗日前線,傳到重慶,40年代還曾經傳到美國去唱。“這首歌曲在抗戰時期是一部激勵抗日軍民的一個精神力作,也是個號角。”

  劉妮説,今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黃河大合唱》的精神價值已經遠遠不止一首歌曲那麼簡單,對海外華人而言,它是華人們團結奮進、自強自立的一個象徵。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它都是表現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力作。

  對於中國網絡電視臺組織的這次網絡眾籌《黃河大合唱》活動來到延安,劉妮認為,活動來到革命聖地延安是一種尋根,是尋找《黃河大合唱》的精神源泉。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