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諾獎得主或給中國文學帶來“門羅效應”

發佈時間:2013年10月14日 14: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新華網上海10月14日電(孫麗萍、康岩)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話題,正在中國文學出版界持續發酵。

  這位82歲的“短篇小説女王”在中國的知名度姍姍來遲,迄今只有一本小説被翻譯為中文,但文學界人士認為,她的獲獎可望帶來“門羅效應”:激勵女性作家的創作,讓文學家更有意識地關注女性的處境和命運,同時推動短篇小説在中國“升溫”。

  “在文學世界中,有時候,男作家像上帝,女作家像地母。門羅是一個了不起的女性,也是非常強大的寫作者。”著名女作家陳丹燕毫不掩飾自己對門羅的尊敬。

  陳丹燕説,門羅的作品是自己在漫長文學苦旅中突然發現的——一個風景絕佳的島嶼。

  幾年前,寫完長篇小説《外灘》三部曲的第二部後,陳丹燕做出了一個富有挑戰的決定:暫時擱筆長篇,並且回避自己最熟悉擅長的上海題材,改寫短篇小説來錘煉寫作技巧。其實,包括莫言、蘇童在內的一些中國最優秀的作家都曾感受到這種“強烈的創作短篇小説的衝動”。

  “一些外國文學編輯向我推薦了門羅的作品,就是那本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李文俊翻譯的《逃離》,譯得極其精煉。”陳丹燕記得,閱讀門羅帶給了她強烈的震撼。

  “門羅的小説構建了一個完整而堅韌的女性世界。她的作品帶你直接凝視人生的黑洞、人性的黑暗,但又非常冷靜。她的小説有時黑暗到令人沮喪,但並不會讓人悲觀,也完全不包含批判。我覺得只有女作家才能強大如斯,像造物主或者大地之母一樣,默默地注視和接納一切,看見了,原諒了,滿懷悲憫。”

  陳丹燕相信,門羅的獲獎將激勵中國女性作家。“女作家很堅韌,坐在廚房裏也可以寫作,也可以拿諾貝爾文學獎。”而門羅對她的寫作影響尤為明顯。陳丹燕計劃明年完成一部以旅行為線索的短篇小説集並出版,向門羅致敬。

  以研究女性文學著稱的復旦大學中文系副主任張岩冰認為,“門羅效應”意味著她對女性生存處境的關注和描述,在中國文學界可能引發共鳴或者寫作上的效倣者。

  “門羅的小説手法並不複雜,但思想深邃、耐人尋味。她探討女性的生存處境,卻不是個女權主義者。由於種種原因,在中國文學中,我們還找不到和她相似的寫作者。”

  在備受中國文學界推崇的《逃離》中,門羅寫到了一位叫“卡拉”的女子。她先從父母家出逃與愛人同居,對愛失望後,又在鄰居女教授的幫助下離家出走。令人驚詫的是,當“通往自由的逃亡之路”已安排妥當,卡拉卻選擇重回愛人身旁。

  張岩冰認為,這鮮明地體現了門羅的“女性立場”。逃離是女性作品最重要的母題之一,從易卜生的‘娜拉’到夏洛特的‘簡愛’無不如此。但在門羅筆下,逃離不再如此簡單。她告訴人們,女性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

  事實上,在文學主題、風格和技巧之外,門羅“短篇大師”的獨特身份也給中國文學出版界帶來了啟示。

  “諾獎頒發給門羅,實際上是在向短篇小説致敬。這對中國文壇發出了一個信號。”長期活躍于中外文學交流和翻譯領域的上海資深出版人彭倫説。(完)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