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1931年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滿洲裏。
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戰爭,1895年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侵佔中國領土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
1905年,日本取代沙皇俄國,攫取了租借遼東半島和南滿鐵路等權益。不久,日本把遼東半島改稱“關東州”,設立殖民統治機構“關東都督府”,把駐紮在東北的日軍命名為“關東軍”。
1914年,日本攫取了德國在山東的殖民地利益,侵佔了青島和膠濟鐵路。
1915年,日本以武力相威脅,向中國袁世凱政府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內閣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訂了《對華政策綱領》,露骨地聲稱中國東北“在(日本)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關係”。同年7月,內閣首相、陸軍大將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稱:“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國征服,其他如小中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於我。”,從而確立了以“滿蒙”為侵略基地的狂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