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廣網北京9月1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第七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今天(11日)開幕,今年的主題是“創新:勢在必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出席論壇並在開幕式上致辭。
第七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今天(11日)在大連開幕,李克強總理將首次出席論壇並在開幕式上致辭。今年的論壇主題是“創新:勢在必行”。創新如何推動經濟增長,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復旦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做客節目,發表他的觀點。
夏季達沃斯年會的宗旨是匯聚世界經濟論壇各社區的力量,促進互動合作、激發洞察力、揮影響力,本屆年會的主題是“創新:勢在必行”。對於這樣一個主題,如何理解?為什麼説“創新勢在必行”?
石磊:“創新”這個詞作為一個主題顯然被賦予了新的含義,這個新的含義與兩個重要的背景有關;一個是國內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發展,大量制度內的動力已經釋放出來,還有一部分深層次的動力需要進一步的深化改革和創新才能夠釋放出來,叫做拓展改革紅利。另外一個背景是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金融危機後又進一步引發歐債主權債務危機,這幾次大的危機使得整個國際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情況,如果仍然按過去的路徑走下去,國際上想走出這個困境也比較困難。創新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成為一個主要的話題,達沃斯論壇把創新當作一個主題詞應該與這兩個背景有關。
“創新”這個詞不斷被咱們高層重視。就在最近,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遼寧考察時説,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區域、産業還是企業,要想創造優勢、化危為機,必須敢打市場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創新牌。要抓住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支持和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創新活力、創新實力”。習主席的話裏,出現了很多次“創新”這個詞,在當前,創新是否已經成為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動力?如何理解創新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石磊:為了真正釋放創新所帶來的動力,創新的概念顯然超出一般所講的技術創新,它結合了中國的實際情況,主要包括一是技術層面上的,二是制度層面上的,三是管理層面上的,四是發展模式方面的,四個主要方面構成了創新的主要含義。
從技術進步來説,也不是簡單的重復過去生産工業的改建和專利技術的發明,這裡講的技術創新更多的是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尤其是我們在重大裝備製造技術面臨信息化、集成化、現代化的挑戰下,我們還存在很多技術方面的嚴重不足,這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創新領域,跟過去不同的地方。
更為重要的是制度創新,我們發現,很多技術上的難題恰恰是由於制度瓶頸約束導致的,因此體制的進一步深化改革就成為創新重要的領域。
第三是與信息化、集成化相關的管理流程的再造,包括整個行政服務體系和企業的運作機制以及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這裡面都存在一個管理流程改造的問題,這是一個創新的重要含義。
再一個,過去的30多年主要是以資源消耗和環境消耗、低成本的勞動力這三個條件所推動的經濟增長,在這個基礎上怎麼能夠走出原有的困局,實現發展模式的轉變?就是進一步提高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通過深化改革來改變發展模式。如何通過管理流程的改進,使發展模式的更新速度更快,能夠更多的在微觀層面上、宏觀層面上表現它巨大的動力,這就是創新真正的含義。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署名文章《中國將給世界傳遞持續發展的訊息》。文中指出,我國將繼續推進行政管理、財稅、金融、價格等改革。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主題是“創新”,這指的不僅是技術創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創新,堅持改革就是創新。李克強總理這樣的表態,釋放出了怎樣的信號?
石磊:一是告訴世界,中國不會因為走完了30多年的改革就終止這項改革了,中國沒有,中國大量的問題還要通過進一步的改革來解決,比方説新的公共管理體系、國有企業的制度結構、金融制度和貿易體系等很多領域都需要進一步深化來改革,向國際社會傳遞明確無誤的信息,即中國改革步伐不會停下來。
二是告訴國人,我們還有很多重大的問題,經濟領域當中也存在非常繁重的改革任務,特別是最近提出來的上海自貿區在國家層面上的意義,實際上是一個與創新相關聯的重大戰略性的舉措。
上海自貿區方案最快將會在本週披露。近段時間,我國也掀起了一場自貿區熱,這是否也可以看做是我國以創新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具體手段?
石磊:自貿區作為一個戰略性的行為,它是針對整個國家的,不是針對一個地區的。作為國家層面上的自貿區,它主要着眼於幾個戰略引領的作用;一個是中國對外貿易體系借助自貿區的建設,能夠進一步拓展貿易發展的空間,借此進一步跟國際自由貿易體系相銜接,來促進國內以貿易帶動産業升級的機制,並且如何完善金融的自由貿易,讓貿易便利化,讓貿易更有效率的提供服務。